孙清彦站在病床边,探着身体,仔细阅读着林国兴的床头卡。
上面有林国兴的姓名、年龄,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的名字,还有过敏史,以及三级护理、防坠床、防跌倒的标识。
“你是谁?”
林国兴眼睛半睁半闭,突然开口,轻声问道。
“我是受郭丽平委托,在这儿看护你的人。”
孙清彦马上把视线移回了林国兴身上。
他发现林国兴情绪很平稳,丝毫没有流露出气愤和难过。
“你帮我转告丽平,不要紧的。我在医院住几天就好了,她不用安排人。。。。。。
林筱帆回到日内瓦总部后的第三天,调查组从东南亚传来了最新样本分析报告。红树林死亡区域的土壤中,不仅检测到微量重金属残留,还发现了某种人工合成的化学添加剂??一种用于加速植物生长但被多国环保组织明令禁止的工业制剂。
“这不是自然污染。”张明看着电脑屏幕上的分子结构图,“这是人为投放。”
林筱帆眉头紧锁,手指在桌面轻轻敲击:“有人故意破坏‘绿链计划’?”
“可能性极高。”张明点头,“这种添加剂虽然能短期刺激植物生长,但长期使用会破坏土壤结构,甚至导致地下水污染。东南亚生态修复区刚完成第一阶段植被恢复,如果这时候出现大面积污染……”
“整个项目都会被叫停。”林筱帆低声接道。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窗外的日内瓦湖依旧平静如镜,可她的内心却翻涌不止。科技、环境、利益、权力……这一切交织在一起,远比她最初设想的复杂得多。
“联系卡洛斯博士。”她转身说道,“让他立刻封锁现场,所有样本交由第三方机构独立检测,并通知当地环保部门介入调查。”
“同时,”她顿了顿,“我要你调出过去三个月内所有进入东南亚生态修复区的人员名单和物流记录,尤其是那些曾与我们技术团队有过接触的外部人员。”
张明点头离开后,林筱帆拨通了陈泽宇的电话。
“我需要见联合国环境署的李主任。”她开门见山地说,“越快越好。”
几个小时后,她在联合国总部的一间密室里,与李主任进行了闭门会谈。
“我们怀疑‘绿链计划’遭到了有预谋的破坏。”林筱帆将最新的调查结果递给他,“这不是一次偶然的技术失误,而是有人刻意为之。”
李主任翻阅着文件,脸色逐渐凝重:“你是说,有人想让我们放弃这个项目?”
“至少,是想让它失败。”林筱帆语气冷静而坚定,“他们知道我们的技术尚未完全适应热带环境,便趁机制造混乱,让外界对‘绿链计划’失去信心。”
李主任沉默片刻,缓缓开口:“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不只是一个科研项目的问题,而是国际政治层面的信任危机。”
“我知道。”林筱帆点头,“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协助我们彻查此事。如果不能找出幕后黑手,未来任何国际合作项目都将面临同样的风险。”
李主任看着她,眼神中透着一丝欣赏:“你比我想象的更清醒。我会安排专人跟进这件事,也会向秘书长汇报情况。”
会议结束后,林筱帆走出大楼,阳光刺眼,她眯起眼睛,仿佛看到前方迷雾重重。
当晚,陈泽宇开车来接她回酒店。
“今天谈得怎么样?”他一边发动车子一边问。
“还算顺利。”她靠在座椅上,疲惫地闭上眼,“李主任答应协助调查,但他说这事背后可能牵涉到某些国家的利益集团。”
“也就是说,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有政治博弈。”陈泽宇语气沉稳。
“是啊。”她睁开眼,看向车窗外流动的城市灯光,“有时候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太理想化了?以为只要科技足够先进,就能改变世界。”
“但你不后悔,对吧?”他轻声问。
她笑了,嘴角微扬:“当然不后悔。哪怕只是一点点推进,也值得。”
几天后,调查有了突破性进展。
东南亚生态修复区的物流记录显示,在最后一次冰原素运输任务中,有一批标注为“生物营养剂”的货物混入了实验区。经检测,这批所谓的“营养剂”,正是引发土壤污染的关键来源。
“是谁批准这批货进来的?”林筱帆在视频会议上质问。
负责监管物资的同事低头回答:“是合作方推荐的供应商,他们提供了完整的合规文件,我们也做了初步检测,但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