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抵达宿州之后,立即让魏胜就有了政治依仗,这话可不是说着玩的。
最先感受到压力的,正是率领四千左右残兵,驻扎在宿州的淮东大军副总管刘宝。
陆游抵达的第二日,就以山东两路宣抚使的名义,向刘宝下令,让他收拢兵马沿着涣水北上,随后沿着涣水的支流包水进军,做出攻打城父,断金军主力后路的姿态出来。
刘宝接到命令之后,直接就傻了。
城父可不是什么小城小邑,而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的坚城,秦楚争锋、汉楚大战的时候,没少在这里用兵。
即便此时金军已经主力尽出,可这种在关键位置的大城也不可能不防备周密。
怎么可能会被刘宝率领四千左右的残兵就能拿下来呢?
更何况,就算刘宝祖坟上冒青烟,让他真的攻下城父,断了金军的后路,金军也不可能立即崩溃的。
到时候,仆散忠义不亲率精锐回来夺城就见鬼了!
刘宝如果敢跟金军精锐当面锣对面鼓的做一场,那他还跑什么?
若这是魏胜的军令,刘宝早就将其当厕纸用了,然而见到其上加盖的‘山东两路宣抚’的大印,他一时间连反驳的勇气都没有。
这是宋朝,乃是文贵武贱,以文御武的时代,虽然有靖康之变打底,武人不至于如同前宋一般被呼来喝去作门下走狗,却也不可能与高阶文官平起平坐。
尤其是宣抚相公。
这种设立在边地的文臣一般都有帅臣的职责。
也就是说,理论上,魏胜与刘二人是要被陆游所节制的。
换句话来讲,陆游直接指挥身在宿州,也就是山东两路境内的刘宝,虽然有些不合理,却是完全合法的。
当然,如果按照政治惯例,陆游想要指挥刘宝,无论如何都要跟张浚与虞允文做些交待才行。刘宝如果硬顶着不听令,陆游拿他也没有办法。
可陆游怎么可能是一个死守政治惯例的人?
如果他循规蹈矩,当日又怎么可能放着朝中清贵官职不做,胼手胝足跟着魏胜去北伐?
刘宝毫不怀疑,如果自己敢抗命,陆游真的敢宣布刘宝为叛臣,随后让忠义军堂而皇之地兼并了这支淮东大军。
果不其然,刘宝只是召集心腹,商议对策的工夫,第二封军令就已经送进了军营,措辞更加严厉,询问刘宝不听军令,是不是想要投靠金国?
面对一名宣抚相公扣下来的大帽子,刘宝既惊且怒,更是畏惧异常,却终究是不敢耽搁,连忙率军北上。
当然,陆游从来不指望刘宝能干出什么大事来,此番指派,一来是为了让他离开县左近,避免在战时添乱。二来也是通过调动自家兵马,来吸引试探金军。
至于刘宝能做到什么程度,陆游是根本无所谓的。
事实也正如陆游与魏胜所推算的那般,刘宝率军沿着涣水行军了十余里,随后猛然转身,向西南而行。
刘宝的行为似乎是想要回到蒙城,与金军主力打一场雪耻之战。但用膝盖想也知道,这也是不可能的。
在刘宝出动后的第二日,也就是六月十二日,在金军游骑将刘宝异动告知伸出涡河与淝水之间的仆散忠义时,刘宝第三次转向。
他率领这四千兵马向西南贴近蒙城之后,顺着涡河南下,一日之内就狂奔到了淮河边上,让刚刚反应过来的仆散忠义望而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