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将北伐进行到底最新章节 > 第九十六章 秋收时暮云愁(第1页)

第九十六章 秋收时暮云愁(第1页)

六月十三日,仅仅一日之后,淝水两岸的两处金军大营中就各自流言四起了。

陈州军这边自不用多说,乃是金国征发签军还有设立藩镇,封赏节度使之事。

而金军主力这边,则是流传起了另一个重大军情。

也就是大名府之战的结果。

到了六月十五日,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这几个消息变得全军皆知了。

结果自不用多说,无论陈州军还是金军主力,全都有些慌乱起来。

这就是标准的军心大乱了。

西金的女真人觉得给汉人的待遇过于优厚,大金国既然要分割藩镇,为什么不让自家人去称王称霸,而是给了汉人?

同时,他们又对大名府之战的结果喜忧参半,喜的是这群叛逆也有今天,忧的是汉人既然已经起势,就万万没有打完东金而放过西金的道理。

而东金南下的那一万兵马则是彻底慌乱起来,他们根本懒得管什么边地藩镇,而是想着河北老家都特么快没了,还在中原厮杀作甚?还不赶紧北返?

只能说幸亏仆散忠义与谷清臣手段了得,在这种情况下都能迅速将军队弹压下来,没有给宋军可乘之机。

而陈州军的混乱则是更加理所当然了。

其中一小部分乃是因为要设立藩镇,但如同都头、队将这等基层军官真觉得无所谓的,因为作威作福的好处是落不到他们头上,但是由于征签而导致的河南大乱,却会真真实实的影响到他们的生死存亡。

石据与各级军官奋力弹压之下,方才将陈州军安定下来。

但是这些事情都与杜无忌无关了,这在当日得了石据的嘱咐之后,先是与依旧在淝水东侧的侯元谅通了气,随后就带着石琚的亲笔书信,向宿州飞奔而去。

大约在同一时间,魏胜在徐州周边的动员令已经传播开来,无数民夫放下手中的农活,扔下已经逐渐成熟的庄稼地,或是护送着粮食,或是按照民兵序列编制成二线兵马,向着徐州进发。

郝东来看着长势喜人的庄稼地,不仅仅心中连连感叹,就连表情也丰富起来:“妹子,这番俺跟着出兵运粮,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眼瞅着庄稼就要熟了,就得靠你还有三郎,四郎了。”

郝东来的婆姨是前年新娶的一名姓寡妇,带着两个半大小子嫁过来的。

所谓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算上大儿子郝楠,家里一共五张嘴,日子过的紧紧巴巴。

后来郝楠跟着刘蕴古到幽燕行商,并且被吸纳进了锦衣卫,郝家少了一张嘴之余,又有楠送来的银钱进项,日子也算是好了起来。两个半大小子顿顿能吃饱,个头蹭蹭的长,不过一年多就已经能下地干活了。

刘氏听闻此言,抱着不到一岁的孩子,满脸坚毅的说道:“当家的,俺不是什么娇滴滴的城里女子,必然要为二郎守住家业。”

郝东来上前,摸了摸小儿子的脑袋:“不是为二郎,狗儿已经翅膀硬了,以后咱们要为三郎、四郎、五郎攒些家底了。”

刘氏连连摇头,刚想要说什么,却见到郝东来叉腰说道:“三郎,四郎。”

两个正蹲在田垄上指天说地的半大小子立即起身:“阿爹。”

郝东来拉过老三,上下打量了一番才点头叹气说道:“三郎,俺走了以后,家里就你一个大男人了,护好你阿娘、弟弟,万事与人为善,等他回来再说。

郝三郎虽然与郝东来没有血缘关系,但在一家住了两年了,自然不会反驳自家便宜父亲:“阿爹,你放心,他一定会好好收拾庄稼的。”

郝东来点头:“但是你也不能过于孬种,若是真的有人欺负上门来,直接打回去,万事由兜着!”

“这次咱们村子要出六十男丁,几乎是一半壮劳力了,你也要带着四郎,去帮别家的农活,可千万莫要让庄稼地里,否则是要遭天谴的!”

“识字也不能落下,俺回来时,是要请张先生给你们考教学问的,若敢有懈怠俺就抽死你。”

“还有啊,家里那头牛犊子能拉车了,但不能累着,隔两日就用一次精料。。。。。。

郝东来絮絮叨叨说了许久,直到村口有人大声呼唤之后,他方才起身,从地上拿起个包袱,背在背上:“俺走了,你们要安安生生的。”

刘氏到此时终于忍不住了,抱着一岁幼童,眼泪扑簌而下,拉住了郝东来的衣袖:“当家的,他知道说这个不吉利,不过三郎、四郎他爹就是上了战场,一去不回的。俺忧心。。。。。。你能不能不去?”

郝东来拍了拍刘氏的手背:“妹子,不成啊。俺好歹上过战场,也带着一伙子人从淮西求生,终归是有些本事的。

此次周围十三个村子,八百丁壮同时推举为长,俺是不能不去的。俺去了,这些家中顶梁柱,就能多活下来几个,而若是俺不去,他担心他们连与官家打交道都不会。

沉默片刻之后,郝东来又正色说道:“而且,能活下来,到了这番安定地方,终究还是要感谢魏公恩义。如今他在最前方顶着,他们若不跟上去,还成什么体统?”

“回吧!”

说罢,郝东来不顾刘氏依旧在哭泣,背着小包裹,大踏步的来到了村口,汇合了拉着大车的六十五个二道村的青壮后,就在村民的注视下,走上了官道。

按照计划,郝东来将会在的沭阳县聚集起周围十三个村子的八百壮,随后一路向西,渡过河后进入宿迁,随后顺着雎水逆流而上,进入宿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