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忠犹疑的原因很简单也很直接。
那就是淝水东岸乃是金军主力猬集之地,而如今最前方的淮东大军已经彻底压过了签军,就差一口气就能将签军彻底击溃,而金军主力甲骑却没有任何反应,确实是有些过于奇怪了。
不过按照李显忠多年军事经验来判断,仆散忠义肯定是没憋着好屁,就等着来一波大的。
思量片刻之后,李显忠几乎以超人的毅力,按捺住了立即发兵渡河的冲动:“传令给戴皋、张振,让他们要深入追击金贼。
我这里没有援军,他们能成就成,不成便罢,不过此番的确打得漂亮,当以他们二人为首功!”
军使刚刚出发,李显忠就听到了战场前方齐齐呐喊欢呼出声,心中一颤,连忙望去。
只见彼处烟尘滚滚,人马俱是隐藏在其中,看都看不清楚,不过李显忠还是能看到宋军将领的大旗正在缓缓前进。
这应该是已经彻底击溃签军,正在驱逐溃军攻入签军大营之中。
想到这里,李显忠没有丝毫放松,反而心中一紧,立即下令:“举黄旗!”
他身侧的军令官立即将早就准备好的黄旗高高举起,并且奋力摇动起来。
杨春见到了约定的信号,立即深吸一口气,随后大声下令:“起!”
已经披甲完毕,坐地歇息许久的宋军甲士立即起身,一边活动手脚,一边检查身上盔甲。
“列阵!”
“进!”
军令迅速传达,作为宋军绝对主力的池州大军也随之启动。
杨春率领七千步卒先行,李显忠亲自率领剩余的一万五千兵马,开始出营列阵。
与此同时,侯元谅已经彻底绝望。
他的兵马已经被彻底打残,那些想要保住的父老也是死伤无数,如今竟然连用尽心血的签军大营也要被宋军攻进去,让侯元谅有种死在阵前,一了百了的打算。
须知道,此时签军大营中还有数万平民百姓,这要是让宋军冲了进去,还指不定会死多少人。
“大哥!大哥!”有心腹冒死将侯元谅从前线拉了过来,带着哭腔的大声吼道:“大哥,你这是作甚?”
侯元谅从杀红眼的状态中恢复过来,感受着舌尖上铁锈的味道,不由得惨笑出声:“五郎,我是真的无法了。。。。。。”
侯五郎拽着侯元谅盔甲的衣领大声说道:“大哥,难道就这般死了就能了事吗?大哥就算对局势彻底无能,也总可以当一名甲士来厮杀吧?!
为何要在此时丧志丧胆?!还活着的儿郎们,父老们,该如何是好?!难道大哥指望我来收拾残局不成?!”
一连串的反问将侯元谅问惜了,不过片刻之后,这位蒙城大豪终究在纷乱的战场上恢复了神志,点头说道:“五郎你说的有理,就算要以死谢罪,也不是在现在。咱们。。。。。。咱们一边打,一边向后撤,守住签军大营………………”
话声刚落,有一名手持令旗的军使驱马而来。
“哪个是侯元谅!都元帅有军令!”
来人没有戴头盔,没有发,却也没扎幞头,而是梳成了辫发,明显就是迁徙到关内的猛安?克户,生活已经基本上完全汉化,却又用各种小手段来表示自己女真族的身份。
侯元谅睁着血红的眼睛,起身拱手说道:“末将就是侯元谅,都元帅有何军令?”
军使被侯元谅这副浑身浴血的模样吓了一跳,勒住马缰绳说道:“侯元谅,都元帅有令,让汉儿军退守签军大营,宋贼自有天兵精锐了结!”
侯元谅精神微微一震,也顾不得女真甲骑为什么此时方才出动,大声应诺:“末将得令!”
随后,侯元谅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开始了撤军行动。
然而,临阵撤退对于精锐来说都是个巨大的问题,稍不注意就会从撤退变成溃退,又何况是签军呢?
很快,签军原本就摇摇欲坠的阵型就彻底溃散,顺带也将侯元谅麾下的汉儿军搅乱,一万多人犹如无头苍蝇一般乱跑。
李横立即指挥兵马压上,想要追着签军冲入签军营寨之中。
虞允文看着这一幕,心中反而更加慌乱起来,一时间找不到商议的对象,只能对着身侧的刘宝说道:“刘总管,李总管是不是过于冒进了?”
刘宝拱手以对:“李总管这也是不得不为,看着这营寨规模,金贼最起码集结了三四万的签军,出战的却只有一万左右,这必然是签军还没有调教好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