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时的蜀地,袍哥处理纠纷时常选择茶馆作为场所,这种独特的调解方式被称为“吃讲茶”,川西地区唤作“判公道”,川东则叫“付茶钱”。
双方产生矛盾后,会请有声望的人居中调解,这不仅是民间解决争端的常用手段,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蜀地茶文化的繁荣。
调解结束,理亏的一方需支付茶钱。
不过,“吃讲茶”的结果并非总是皆大欢喜,谈得拢便相安无事,谈不拢就可能演变成武力冲突。
一旦动手,拳脚相向是常事,茶碗、水壶,甚至桌椅板凳,随手抄起什么就用什么当武器。
普通茶客碰上这种场面,往往只能慌忙躲避。
说来有趣,茶馆老板反倒欢迎这样的“热闹”,尤其欢迎袍哥来“吃讲茶”。
因为无论茶馆被砸得多惨,最后都由打架输的一方赔偿损失。
每逢此时,中间人往往作壁上观,任由双方争吵打斗。等事情闹大了,自然会有官府介入。
而茶馆老板就能趁机将楼上的破旧桌椅搬到楼下,把藏在柜子里的陈年烂茶碗、烂茶壶也拿出来,最后清点赔偿,相当于免费换了一屋子新家伙。
此刻,宋建国三人摆出的阵仗,俨然是占据上风的强势一方。
他们看似随意地坐下,却用刀枪形成威慑,先缴了对方的危险刀具,又把吃饭变成了折磨人的手段。
整个过程,隐约能看到“吃讲茶”的影子,只是少了居中调停的人。
三人笑眯眯地说着话,表面上客客气气,实则行事霸道无比。
这种方式看似温和,没有浓烈的戾气,却比直接动刀动枪更能从心理上折磨对方。
他们用行动明白无误地告诉那两人:别想把滚滚带走,而且必须听他们的吩咐行事。
宋建国提起前段时间偷猎熊猫者被严惩的事,就是要表明自己占理,不怕事情闹大。
摆在两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动手拼命,要么乖乖吃饭。
可宋建国他们手持双管猎枪和杀猪刀,还有六个人,两人哪里敢动手,只能选择吃饭。不配合?那就等着被撑死。
宋阳看着这一幕,心中暗自赞叹:“不愧是老江湖!”
三人把局面掌控得恰到好处,每一个细节都拿捏得死死的。
“怎么,还是不肯说?”宋建国把玩着手中的杀猪刀,连正眼都没瞧两人一下。
两人依然紧闭嘴巴,一声不吭。
“背着东西走了这么远,都累了,没那么多闲工夫跟你们耗。老板,饭好了没?”宋建国扭头朝厨房喊道。
“快了,再蒸一会儿就行!”店主回应道。
“差不多就行,这两位兄弟等着填肚子呢,先上两碗冒儿头!”宋建国笑着说,“蒸得欠点火候更好,吃到肚子里,再喝点水,一泡发,肚子胀得更快。”
“马上来!”
店主很快端出两大碗半生不熟的冒儿头,放在桌上后,急忙退回厨房,还关上了门,在里面急得直打转。
宋建国把碗推到两人面前:“接着吃,什么时候想说了,什么时候停。”
看着眼前硬邦邦的米饭,两人冷汗直冒。
他们的肚子早已被撑得滚圆,再吃下去,实在是难以忍受,迟迟不肯拿起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