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太宗病体沉疴,也是李治在床前尽孝。”
“这对父子的感情是所有皇帝中最腻歪的!”
……
李世民心里很是熨帖,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高宗李治:朕与耶耶的感情就是最好的,不接受反驳!
【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病体沉疴,他尝试了各种方法依旧无法治愈,自知大限将至,唯一不放心的就是年少的太子李治。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交给太子,教导他效仿古代的圣哲贤王。】
评论区
“李世民早年亲自征战沙场,身受多处外伤,年轻的时候看不出来,等到老了,身体的暗疾一起发作,再加上李唐皇室遗传性疾病气疾,最终病重不愈。”
“李世民一生送走了爱妻和数位儿女,还有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魏征等朝臣,情绪剧烈波动,也不利于修养身体。”
“他尝试了各种药物治疗,都没有用,为了缓解病痛,只能病急乱投医,服用丹药,祈求神灵的保佑。”
“显然,这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唐太宗在生命尽头回顾自己的一生,他自认为自己犯了很多错误: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因此,要求儿子不要学他。】
评论区
“二凤已经做的很好了。”
“太宗的反思就像是武帝晚年的自省一样,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这才是一代英主最值得敬佩的特质!”
……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逝于钟南山翠微宫,谥号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高宗李治认为“文”这个谥号根本无法代表自己的父亲,他为父亲加谥为:文武圣皇帝。到了唐玄宗天宝八年,又加为文武大圣皇帝,之后还有: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嘴角抽搐,看着怀中的幼子,颇有些无语。
“傻孩子,文就是最好的谥号,你在后面加那么多字,显得很没文化啊!”
长孙皇后也开玩笑道:“稚奴要尽早开蒙,可不能耽误学习。”
评论区
“杜甫: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白居易:圣人有作垂无极!”
“欧阳修: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
“司马光: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苏辙: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
……
【历史没有如果,但后人也不免产生猜想,若是隋末乱世没有李世民,会是何等境况?若是唐朝开国没有李世民,又会变成什么样?】
第297章贞观之治
评论区
“若是隋末乱世没有李世民,一定会变成汉末三国: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杜伏威等人鼎足而立,谁都无法一统天下,随后将迎来一个更加混乱的南北朝乱世!”
“从汉末到唐朝已经过去了四百年,若是乱世持续下去,秦汉凝聚的大一统思想将荡然无存!”
“再想要凝聚人心,难于登天!”
“若是唐朝开国没有李世民,或许会变成另一个宋朝。面对突厥三十万控弦之士,李渊与李建成只会选择南迁躲避,让中原大地变成异族的草场!”
“若是没有李世民,或许不会有贞观之治,更不会有后来的开元盛世,那个建立了华夏民族数千年自信的天朝上国也会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
天幕提出的猜想如此震撼人心,天幕下的观众都看呆了。
武德年间,李渊也放弃挣扎,下诏立李世民为太子,不日举行大典,昭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