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和阿武的感情也太好磕了吧!”
“这才是势均力敌的爱情,他们是爱人,是盟友,是伙伴,是知己!”
……
李世民对评论区的反应很是好奇,还有心情跟长孙皇后八卦:“这女子是何人,居然能得到后人如此喜爱?”
长孙皇后猜测道:“应是稚奴的后妃。”
李世民玩笑道:“快看看是哪家女儿,若是当真不错,朕要抢先一步给稚奴定下来,免得将来两人错过了。”
高宗李治与武皇后则有些紧张,他们之间关系极其复杂,不免担心父母对此事的看法。
武媚娘:“另一个时空的你我怕是要有麻烦了。”
李治:“耶耶阿娘都是开明之人,他们会理解我们的苦衷的。”
武媚娘:什么苦衷?情不自禁?还是不顾礼法?
【武德七年,一个女婴出生于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家中,她的母亲是武士彟的继室杨氏。我们不知她在闺中的名字,只能以她后来的封号代称为:武则天!】
唐朝初年,低调的武士彟被同僚们围了起来,恭维的话不要钱一样向他涌来。
李渊也笑道:“爱卿与杨氏的婚约还是朕一力促成的呢!”
武士彟:“臣多谢陛下恩典!”
武士彟不免有些飘飘然,曾经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木材商人,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隋末乱世中,他眼光好,选中了一支潜力股,倾尽家产支持李渊,因此得封工部尚书,应国公。
原以为自己已经达到了辉煌的顶点,没想到还能更进一步!
女儿在皇帝面前挂了名,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还是长孙皇后细心的发现了一些问题:“这女子比稚奴大了整整四岁,稚奴登基之时,她已经二十六岁,若是一般人家,都快要做祖母了,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李世民心里咯噔了一下:“不能吧,若是他们的关系见不得光,如何能得到后世如此称赞!”
长孙皇后笑道:“待天幕结束,我便召见武氏女入宫一见,若当真是良配,陛下可要尽早给稚奴定下来啊。”
【贞观九年,李渊驾崩,作为他的忠实迷弟,时任荆州都督的武士彟悲痛成疾,最后吐血而亡,到另一个世界去追随他的君主。】
李渊不由得感慨:“武士彟是忠直良臣啊!”
最重要的是,他眼光独到,一心忠于他这个已经失势的太上皇。
李渊高兴之下,从自己的私库中拿出许多珍宝送于武士彟。
李世民也赞道:“武士彟头脑灵活,为人正派,在扬州、豫州、利州都督任上尽忠职守,打击豪强,发展生产,使得当地经济得到恢复,是个治世能臣。”
……
【武士彟去世后,武则天的堂兄及异母兄长对她们母女落井下石,极尽苛待,杨氏只能带着三个女儿离开荆州回到长安居住。】
武士彟脸红了:“家门不幸,家门不幸……”
【自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心情低落,整日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朝臣想尽办法想要宽慰皇帝,于是便有人提出为皇帝选妃。】
李世民:突然有了一些不好的预感!
【贞观十一年,十四岁的武则天因为“容止美”进入后宫,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
李世民:预感成真!
李世民失态的惊呼出声,“武氏不是稚奴的妃子么,怎么入了朕的后宫!”
长孙皇后秀眉紧蹙,发现事情有些不对。
其他平行时空的观众:可以开始笑了吗,还是要走个流程……
【武则天自幼聪慧好强,热衷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但她在太宗的后宫却乏善可陈,直到太宗驾崩依旧只是五品才人,十二年间未进分毫!】
评论区
“武则天入宫之前,她的母亲担心她一入宫门身不由己,武则天却道:侍奉圣明天子,这是我的福分,随后欣然前往。”
“史书记载,太宗有一匹马名叫狮子骢,无人能驯服,当时武则天正好侍奉在侧,便说她能驯服,只需要一个铁鞭,一个铁棍,一个匕首。先用铁鞭鞭打马匹,若是不服便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若还不行,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
“李世民欣赏武则天的勇气,但武则天并没有因此得到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