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家父宋仁宗御风流笔趣阁 > 第一百一十五章 风来(第2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风来(第2页)

所以当接到李元昊全面进攻的指令后,负责朝延州方向攻击的委哥宁令便命令手下的军将一定要把清水堡这个心腹大患给除掉。

不然再让清水堡钉上五年,周边部落新生儿学的第一句话都要变成我是宋人了!

委哥宁令是李元昊的堂弟,在李元昊一天天衰老,小太子李谅祚又仅有三岁,指不定一场高烧就能夺走性命的现状下,委哥宁令承担了事实上的皇太弟责任,再不济将来也得是个宗室长辈兼托孤大臣。

所以委哥宁令的命令得到了相当彻底的执行,足有千人,四倍于清水堡守军的夏军气势汹汹地朝着清水堡杀来。

长期的利润分润的确是有作用的,早在夏军距清水堡还有四十里时,就有牧民急吼吼赶来报信。

所以清水堡的驻军得以赶在夏军到来前做好迎敌准备。

而当大战真正到来时,那些过去被大家口口相传的老兵气质才得以展现全貌。

谢添双臂抱胸,半眯着眼睛看身边正吵吵嚷嚷,互相检查着兵器甲胄是否完备的新兵蛋子们,心中只觉好笑。

检查那么多有屁用,上头新整出来的这个堡垒虽然好用,但样式却怪得很,既非圆也非方,有多段城墙小小的逆着山形,形成一个个内凹。

再加上少城墙而多射孔,棒刀枪矛根本施展不开。远以弓弩射,近用刀砍,再配一把铁骨朵当副武器以备不时之需是最合适的。

但他却没有出言提醒指点一二的意思,因为新兵蛋子的问题是回答不完的。

万一被缠上,他就没机会去占据那个他早就观察好的射点了。

因为修筑堡垒的所用的水泥虽有好塑型、干得快这两大绝佳优点,但论强度,还是要低于时下普遍的的夯土垒石。

初期用水泥修筑只是为了赶工期,好少一些夏军的骚扰与纠缠。

而等到钉子被钉进去,加固就成了必须项。

不然苦心孤诣才修出来的堡垒,因为躲懒不加固,到时候被来犯之敌轻而易举地给砸开,大家的脑袋就得一起搬家了。

所以自打谢添被分配到了清水堡服役,抹灰的工作就贯穿了他的军旅生涯。

现如今的他已经能完美地指出堡垒哪一段用了哪个州府所产的水泥,质量如何,强度怎样。

哪一段后来花了大力气加固,防御力高得令人咋舌,是个摸鱼好耍的绝佳位置。

他盯上的就是这些好位置中的一个,准备到时候划划水完事。

至于原因嘛……

有道是当兵吃粮,吃粮当兵,原因就在于赵官家给出的军饷只够他献上这么点忠诚的。

积极参战,手刃夏军,全忠军爱国之意,那是新兵蛋子才会干的事。

谢添没那么高尚,他只想活着,健健康康地继续活着,为此哪怕牺牲一些国家利益也在所不惜。

好在这种心态与做法,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