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儿,见过叔父。”
贾蔷自幼父母双亡,由贾珍抚养长大,贾蔷长期依附宁国府生活,与贾珍父子关系极近,几乎“形影不离”,甚至有“同吃同住”的描写。
因为贾蔷又生的“风流俊俏”,导致宁国府“谣诼不断”,贾珍为了避嫌,让贾蔷搬出宁国府,自立门户。
(楚辞中的谣诼,谓余以善淫,小人诽谤我妖媚善淫。)
这也因为贾珍父子的爱好“雌雄莫辨”,让人诟病。
贾蔷成人后虽然搬出宁国府,贾珍还是很关照他,安排贾蔷参与管理贾家的一些事务,如同筹建大观园戏班子,采买戏子,给了他一份差事。
“嗯,你也年纪不小了,休要整日到处厮混。”
贾蔷低头听训,贾珍说了几句,才问他有什么事。
贾蔷道:“侄儿有两件事禀报叔父,第一件事,侄儿听到近日有不少外官进京城。”
贾珍道:“外官进京?”
“是的,叔父,侄儿听说福建霍家,也进京了。”
贾珍惊讶的道:“霍家?霍家的哪个?”
“霍家的四老爷霍耘。”
贾敬的妻子霍氏就是福建霍家的,当年霍家大老爷霍仟与贾敬是同窗好友,将二妹霍氏嫁给贾敬。
后来,贾敬跟随太子,霍家选择中立,不陷入皇子们党派之争,贾家与霍家渐行渐远。
霍仟是霍家老大,已经去世了。
霍耘是霍家家中幼子,排行第四,才四十七岁,仅仅比贾珍大几岁,但也是贾珍的亲舅舅。
贾珍苦笑笑,道:“父亲与霍家反目,大舅考上进士之后,回了福建做官,两家已经几十年不来往了,如今霍家老四进京,我也不好贸然去拜访。”
按理来说,贾珍是晚辈,应该先去拜访霍耘的。
贾珍作为晚辈,喊霍耘做霍家老四,也是没礼貌的,霍耘是他母亲的幼弟,就是他四舅。
贾珍装作若无其事的道:“霍家老四进京,是在什么衙门做事?”
“叔父,霍家四老爷从福建进京,是任顺天府府丞。”
“顺天府府丞?”
贾珍自从病了,走路也不方便,很少见外面的人,朝廷的事也极少接触,消息也闭塞了。
“你可问清楚了,四舅出任顺天府府丞?”
贾蔷腹诽,刚才还叫人家霍家老四,现在记起来,人家是你四舅了?
“回叔父,千真万确,四老爷出任顺天府府丞。”
顺天府府丞是顺天府的副职,顺天府的二把手,协助府尹处理政务,正四品文官。
四十多出任这个位置,以后还是有前途的。
贾珍心中盘算着,以后都在京城住了,是不是要跟四舅来往,送拜帖,去求见他?
“蔷哥儿,刚才,你说有两件事,第二件是什么事?”
贾蔷心中打鼓,硬着头皮道:“叔父,侄儿年纪不小了,想找一个人,好好过日子。”
“嗯,这是应该的,这是叔父疏忽了,你可是有相中的人了?”
贾珍其实也想过给贾蔷找个媳妇,只是贾蔷父母双亡,父母在世时,也只是白身,家中又没什么财产,实在找不到什么像样的。
别看贾蔷也是东府的正派玄孙,哪怕七品官的女儿,恐怕也看不上贾蔷的。
找不到好的,如果只找一个贫民百姓的女子给贾蔷做媳妇,贾珍又觉得丢不起这人,这事就搁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