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暮客的意思 > 第7章 谨记前人诉(第3页)

第7章 谨记前人诉(第3页)

“老人家,报名考试不是难事。交钱就行。”

老头瞬间蹦起来抖开衣袍,肚子上缠着一圈儿金玉牌牌。解下来叠成一摞,当地一声堆放在桌上。

“够不够!”

那先生眼睛瞬间直了,“够!够!太够了!”

杨暮客领着季通到书院边上找了一间小院租下来。伸手一点,书箱重重落在地上。顺手把季通身上的定身法和迷魂术解了。

季通喘着粗气,“你冒充我爹,要随我的姓也姓季吗?”

杨暮客啪地抽在季通脖颈子上,“我是你爹,你该是随我姓杨。”

季通抻着脖子,“我在这朱颜国落了户的,户头上可是写着姓甚名谁呢。”

小老头儿晃晃肩膀,身子长高变成那玉树临风的小道士。“那老头儿明儿就死了,谁管他姓甚名谁?”

季通撇嘴,“守孝三年,还考个屁的乡试。”

“那就让他回乡。就你事儿多。”

时间自此一瞬静下来。

季通这武夫捧起书本,时不时写个策论。杨暮客则会幻化成一个小书童,把季通写的文章递到坤泰书院让先生批改。

一连送了几份,先生都打回来重写。

季通这一日拿着策论皱眉看着杨暮客。

“我这写得哪儿有问题?考题是官道驿站整治。别的咱不会。某家过去可是捕快,走南闯北,这一路与少爷更见识了各种各样的驿馆。巡查交通,整治官道,统一筹备,忙时修修补补,冬闲则招募徭役铺设。”

杨暮客捏着下巴,“我觉着也是没错。明儿不是露天大讲吗?你当面提出来不就行了?”

如此这般,杨暮客第二日变成了小书童,提着书包跟在季通身后去了坤泰书院的竹林。

街道上几个女捕快正在张贴告示。

京畿守备军招募兵将,来者为卒,耕田十五亩,免赋税十年。家中丁女丁男可免徭役。为小将,赐屋舍家业,赐农奴十口,田百亩。

季通站那看了许久,杨暮客也没言声。最终季通还是摇摇头奔着竹林小跑过去。

露天大讲,正是讲这监管驿站的策论之题。

讲的是该如何于途中修香汤玉池,如何备暖炉棉被……女人,就是要对自己好一点儿。

季通和杨暮客面面相觑,这题甭问了,俩人说得是驴唇不对马嘴。

季通狼狈地回到了小院,指着那些圣人文书,小声问杨暮客。

“少爷……我堂堂七尺男儿。脑子里要去想那些脂粉事儿吗?”

杨暮客抿嘴一声不吭。

“少爷。你说话啊……”

杨暮客皱眉想了许久,咂嘴道,“今日里告示看了吗?”

季通冷笑,“又叫某家去当兵卒了?”

小道士轻轻摇头,“那告示上,说得可是女儿家的脂粉事儿?”

“你的意思是,某家没错?”

杨暮客眉头渐渐纾解,“你啊。就当自己是个胭脂铺子的老板,既要经营买卖,又要考取功名。处处以女人方面着手着想,但前人的道理文章也不能落下,求十全十美。”

“可……我不懂女人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