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造诣方面来看,普通名家大师或许技法上已经达到娴熟境界,能够逐步形成个人风格,但创新性仍有不足,更多是继承前人的本事。
而顶级的名家巨匠,首先技法上是更加纯熟的,如入木三分的王右军,临池学书的张伯英;其次个人风格鲜明独特,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并且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真正做到开宗立派,如楷书鼻祖钟繇,草圣张旭;再就是能通过艺术的形式,将自身思想境界跟文学素养表现出来,如八大山人。
最后就是作品要经得起历史考验。
这个经得起考验,不是自己说说就行的,要由世人乃至后人来评价。
行还是不行,人们心里自然有杆秤。
一般名家大师或许已经足够优秀,但顶级名家巨匠,如同山脉主峰,高耸入云、一览众山的同时,还决定着整条山脉的走向。
……
陈景乐之前没想那么多,没想过要成为能跟那些历史人物并肩的存在。
只想靠书法绘画赚点钱,够自己舒服躺平就行。
一个月赚个两三万,不生病、没有大额花销,甚至连房租都不用给的情况下,每个月花五千块在自己身上,堪比神仙日子。
剩下的存好,作为下半辈子的躺平保障。
做好能存个两三百万,那样利息本金一起花,保守能再花个50年。
50年后他是80岁,即便不婚不育,这辈子都肯定是赚了。
现在不行,家里多了个李北星。
除父母外,这世上值得他牵挂的人,又多了一个。
如果只想着一个人躺平,一个月一千块都够他吃饱喝足,但两个人,就得为以后多做考虑。
恋爱要花钱吧?
结婚彩礼要给吧?
三金五金要买吧?
婚宴酒席要办吧?
以上只是婚前支出,而且是建立在他已经买了车,家里有房的前提下。婚后还有怀孕孕检、生孩子手术住院、产后恢复乃至宝宝奶粉纸尿裤等等。
在趋于精英化生育抚养的当下社会,普通家庭从结婚到小孩出世,没有个三五十万根本搞不定。
身边最好的例子就是梁城跟表弟刘广海。
陈景乐的条件比他们稍微好点,但好得有限,远没到毫无负担的地步。
未来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
更别说陈景乐本身是有点焦虑症的人,存款大几十万都只敢买个破A4。
要是换作别人,说不定直接贷款上保时捷911或者帕拉梅拉了,然后专干不吃香菜。
他相信李北星愿意陪他吃路边摊,但他不希望李北星陪他吃一辈子路边摊。
所以——
“该努力赚钱了!”
陈景乐认真的时候,还是很认真的。
庆幸经过系统这两个多月的调校,他现在无论是自制力还是执行力什么,都比原来强了很多。
书法绘画是很好一条路子。
至少在他没有找到新的能够赚到更多钱的办法之前,需要在这个领域继续努力耕耘。
他决定先把自身实力提上去,等到觉得很难再有进步的时候,再去考虑扩大影响力的问题。
不然实力不够还炒作名气,只会徒增笑话,到时候行内人就会说,“就这水平?一看就是营销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