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穿着肚兜的女子战战兢兢上前,“李捕头,奴家能看见……”
捕头皱眉,“募兵!你这婆娘上来作甚!快去快去!离我远些……”
“奴家看见有人跟着你……”
杨暮客听见这话,抬头望向外头。县令注意到了小道士的表情变化,对师爷耳语几句。
小道士呵呵一笑,对县令说,“此郡城片区想来都是疾苦之人。看着他们衣不蔽体,贫道心中难受。县令要多多关爱治下子民才是。”
那县令赶忙笑着答应。
日落时分,集合之地便在西城区的小港口。这处港口是专门供渔船靠港。
腥臭难闻,地上尽是污泥。
杨暮客让县令准备好了一个供案,些许新米。黄纸一沓,朱砂少许。一支笔。
夕阳照昏海。
人群之中,空地之上。
小道士双手揣在袖子里,举着一支笔,等待着阴阳分割之时。
腥风拂面。
笔尖蘸朱砂,落黄纸。画三撇。
“敕令。辛酉大吉,除邪卫道。白虎金,冷风罡。上清,紫明。”
从三清符头到符脚紫明。笔迹一气呵成。
写完一张,再写一张。写了三张之后,杨暮客脚踩罡步,应天星,迎灵炁。叩齿二十四响。
大海昏沉的尽头,朱红太阳射出最后一缕金光。落在供案之上。
杨暮客用折扇点住一张符纸,将符纸提起来,有白雾透纸而出,苍白色的火焰渐渐变得橙红。
那张燃烧的符纸迎着风向着西方飘去,最后消散不见,未有灰烬留下。
杨暮客笑了,这回行科,圆满完成。
只见从海上吹来的风开始变冷,地上挂上了白霜。
周围人群窃窃私语。
杨暮客再用扇子点住一张符纸,符纸射向了准备出海的大船。
只听得噼噼啪啪,船腹竟然开始结冰,一层薄薄的冰壳将铁木裹住。
最后这一张符,杨暮客收了起来,这是留给季通的。
季通在杨暮客准备科仪之时,回到了客栈取来兵甲。
只见季通头戴卷帘铁胄,身披扎甲,脚踩铁头鞋。身负长柄陌刀,腰间挂双骨朵。一众杂兵之中,鹤立鸡群。
众人准备登船,领路那人正是民卫教头,谢大人。
走便走。偏偏人群中有不安生的,骂了声。
“一群贪赃枉法的东西,这回借着出去狩妖的事儿。不知又要贪下来多少粮饷哩。”
一个婆子扯着嗓门喊道,“你这怂包。又不曾指望你去狩妖。左右邻里,谁人不曾被那外海的妖精害了亲戚。你家二郎死得不明不白,你却似个王八缩在家中不敢动弹。该着了你一家变作破落户!”
这时那县令出面,“诸位亲民,咱们如今出海狩妖。是天大的事情。冬日休渔,海中鱼群退回深海。那妖精若是吃不到血食,便要上岸来吞人。您二位,都是咱们城西的大户。该是鼎力支持才对,何故出征现场闹得这般?咱们齐心协力,共同上前奉上香火,祈求出征平安归来……可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冰船出海,与狩妖军的巨舰汇合。
此时才瞧见,原来不止是一方民卫。估摸着是这港城有出海口的地方都派了民卫出来。
七八十条大大小小的船,结成了船队。朝着深海而去。
杨暮客端坐船舱,此处是指挥之所。高可看远。
海面上走了大约两个时辰,夜已深。杨暮客看到一处礁石之地青光摇曳,黑云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