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我竟成了不留姓名的大佬刺猬猫 > 第817章 影子天秀(第3页)

第817章 影子天秀(第3页)

桃花节结束的当天夜晚,凤凰台上,有一场史无前例的人榜之争。

神魔莫问对霸刀烈饮。

以这一场人榜之争为前提,南唐的江湖再一次开始暗流涌动。

要知道江湖是需要论资排辈的地方,有能力就有资格登高处,而凤凰台是比武地点,却不是谁都有资格去观战,此番人榜之争,大多江湖人要争夺的便是观战的资格。

虽不说能名列人榜,扬名天下,但有没有资格去观战,也成了江湖人自我评价的标准之一。

凤梧城不比独孤城,这里的书香气息远比刀枪剑戟更加浓郁,街道上突然多了一大批舞刀弄枪的江湖人,许多爱好文雅的书生和旅客们都是皱眉摇头,担心这些外来人和不懂风情的江湖草莽会乱了凤梧城的秩序。

毕竟江湖人不服从管束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单靠凤梧城内部的守城士兵和官府的少量捕快,并不足以维持住秩序,这时候人手不够,只能想办法去借。

在两天前,一大批人手已经入驻了凤梧城,帮助这里稳定了治安。

看盔甲样式便知道这批人手来自罗刹军,隶属于陷阵营。

江湖人大多听过霓裳郡主铁马踏江湖的传闻,不敢在城内或者大庭广众下造次。

武者的平均水平,除非是三重天以上,否则在数十铁骑前方,都是脆的和纸片人一样。

维持秩序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当地人对这些充满杀伐气息的将士们颇为青睐,一时间,凤梧城内居民更对这群将士共主的霓裳郡主怀抱着强烈的好奇。

霓裳愿意抽调一部分的陷阵营前来帮忙,倒是惹人遐想。

要知道,如今已经不是几年前了,江湖传闻已经被大众所熟识,甚至是喜闻乐见,其中被流传最广的轶闻中就多次提到过,霓裳郡主南心陌和神魔莫问之间的关系。

或者说……绯闻。

人嘛,都是八卦的,一旦谁成了众人的视线焦点,恨不得连底裤都给你扒光了康康发育的怎么样。

在信息传递比较缓慢的古代,除了被官方和民间半实锤的故事之外,很多流言蜚语就成了解闷的最好办法。

民众喜闻乐见的是什么?

不就是抓人眼球的绯闻咯?

真实性未必很重要,可能心底也知道那不是真的,但是听着就很乐呵,图一乐的产物,让自己听完能哈哈大笑就够了,不必要纠结真假。

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倘若连智者也跟着煞有其事的点评一番呢?

聪明人知道真假,但聪明人不会点破啊,谁乐意站出来做老实人,坏了大伙儿的乐子?

于是有人假装信了,有人真的信了,再然后便是三人成虎,历史被演义所覆盖……所以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斩了华雄的是孙坚,而不是关羽。

但这重要么?也不重要,大家乐意听着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也乐意听神魔莫问一剑杀天王,而不会去深究他是走了七天七夜精神体魄都濒临极限只能出一剑。

霓裳郡主和神魔莫问的绯闻同样是这么回事,属于喜闻乐见很难不关注的那一类。

但凡是人榜高手,各种信息被深挖是必然的,其中就包括感情经历,这一点放在大秦那边不算很明显,受到追捧的大多是漂亮的女子,可在南唐这边则是另一个极端。

之前便提到过观星楼的下属分公司开设的某些面向南唐女子的特殊套餐,其中就有关于查询自己意中人的真实品行的专业对人服务。

天知道偷偷买了这项服务查询白泷个人信息的会有多少?可能光是售卖这部分情报,就至少让观星楼赚了好几个百分点的全年业绩。

如今神魔莫问以强势的姿态打穿了天龙古刹和独孤城,直奔凤梧城而来,重新回到风口浪尖,于是粉丝群体迎来一波狂热,南唐人们吃瓜吃的那叫个香甜解渴。

白泷和凤九歌不同,独来独往且神秘莫测,情感经历成谜,相较于家有美婢且豪门大院的凤九歌,自然是更风流更神秘的神魔莫问更受欢迎些。

吃不到的葡萄一定是酸的,而不一定吃不到的葡萄可能是甜的。

为什么很多鲜肉即便有了对象也不会对外公布,不就是怕失去粉丝(韭菜)么?

至于‘南唐半壁都是敌人’这句话,在一般群众眼里看来,并没有什么实际影响。

南唐半壁指的是高门大院的千年世家、指的是是大门派大宗门,指的是京城里坐在安乐椅上不舍得砸个杯子的皇室血脉,那么……这和普通的市井民众能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啊,已经成为了彻底的乐子人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