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未获朱元璋旨令时,北平驻军仅有五万。
在朱元璋萌生清除北元之心后,便迅速下令兵部招募另五万兵马入驻北平,以备战事所需。"各位将士听真。”
“本王乃燕王朱棣。”
“尔等直接统领。”
朱棣神色肃穆,声音洪亮。
他话音甫落。
十万将士齐刷刷举起手中兵刃,齐呼:“拜见燕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千岁。”
其声震天,气势恢宏。
朱棣面色如常,挥手示意静音。
顷刻间全场肃静。"这就是燕王朱棣。”
“史上大名鼎鼎的明成祖朱棣,一位酷爱征战之人。”
“今日得见真人,确实英武非凡。”朱雄目睹点将台上的朱棣,心中不由感叹不已。
这可是历史名人,一代帝王呀!
“北元余孽,蛮横无度,肆意屠戮我边疆子民,罪孽深重。”
“今召你们前来,正是为此。”
“为保卫大明,守护苍生。”
“扫灭北元!”朱棣振臂高呼。"杀,杀,杀!”十万士卒群情激昂应和。"这股气势足以振奋军心。”
“我朝军士正是如此雄壮。”傅友德赞道。"我军英勇无敌。”
朱棣抽出腰间佩剑,指向天空呐喊。"主将英武盖世。”十万官兵同声相应。"北伐出征之际,本王郑重许诺诸位。”
“建功立业必赏赐丰厚。”
“于本王手下,若有窃取战功行为,定斩勿论。”朱棣语重心长地宣告。"按功行赏、惩恶扬善向来难得,唯独先秦强秦时期有所实行,而今明朝多少也有些古风遗韵。”朱雄听闻朱棣对全军所作承诺,心中更为笃定。
可能因为大明建国不久的缘故,在太祖朱元璋治下,人才稀缺的问题使得朝廷和军队都非常看重功劳,并会给予充分嘉奖。
伴随着朱棣一番鼓舞军旅的动员完毕,队伍暂时解散,准备翌日启程北伐。
第一弓箭营内。
营房中聚集了数十个士兵,毫无困意,他们的面容写满了忧虑。
因为他们都亲历过战场厮杀,深知战争残酷,老卒更是见证了许多战友命丧当场,无力回天。
这一夜,注定难眠。
对于那些初入伍尚且懵懂的新兵来说,则不会有那么多畏惧情绪。"朱雄,难道你不害怕吗?”一个与朱雄相处较熟的老兵笑着发问。
周围众老兵的目光顿时汇聚于此。"军中不是有句老话,初生牛犊不惧虎吗?”朱雄微微一笑,开了口。"确实如此。”旁边有人附和。"没经历过战场的新兵,并不清楚战事的残酷,自然无所畏惧。”老兵笑着补充。"说来说去,无论是害怕还是不害怕,又有多大区别呢?”朱雄若有所思。"归根结底,我们不过是士兵,只要遵从上级的命令即可。
就算心存恐惧,那也改变不了什么,不如从容面对。”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感叹。"你这话听着怎么像个三十岁的人,可不像十六岁的少年啊?”旁人调侃道。"还跟我们讲起了道理。”
“对啊。”其他人也都跟着应和。"朱雄这小伙子看起来清秀文弱,像个富贵家公子,没想到力气比我们还大,真让人羡慕嫉妒。”老兵们笑着打趣起来。
显然,朱雄在这个营地里很得人心。
就在此时,
刘磊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了进来,手里提着一副崭新的铠甲和佩剑。"千总大人!”
看见刘磊的身影,众将士连忙站起身,拱手行礼。
刘磊扫视了一圈,目光最终落在了朱雄身上。"朱雄,听令!”刘磊神色庄严地说道。"朱雄,入伍仅仅三个月,箭术非凡,教导第一营箭手箭术,成效斐然,特记功一次。”
“经过本千户禀报,现晋升朱雄为小旗,领十人的编制。”
刘磊声音宏亮地宣布后,把手中的铠甲和佩剑递给了朱雄。
听到任命,朱雄的脸上难掩欣喜之色。
虽说小旗是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可毕竟也是个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