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重生官场从基层公务员干起(饼师)_ > 第1394章 人事调整(第2页)

第1394章 人事调整(第2页)

丁鹤伦想了想:“那当然可以了,只是直接下派博州市似乎还没有先例吧。”

博州作为第二大经济市,是除了林城市以外竞争最激烈的地方,也正因为此,到这两个地方担任组织部部长的干部,都是从其他地市调任而来的,还没有直接空降的。

李东沐笑了笑:“没有不代表不行。这又不违反规则要求,没什么不可以的,毕竟是市委主动向省委申请的。”

丁鹤伦想想也是,李东沐不也是打破先例,成为了万山省第一个三十多岁担任副省级领导的第一人么。

“老丁,你好好的物色一下,我们需要一个知根知底的有原则的干部,博州市更需要这样的干部。”

丁鹤伦明白“我们”的含义,于是慎重的点了点头。

按照惯例3个岗位空缺一定会有1个留给博州市的干部,这样能够有效调动干部的积极性。

干部调配是一项十分耗费脑筋的工作,尤其是要考虑干部能力和背景的方方面面,同时还要统筹顾虑相同等次干部的诉求,若是引发了大规模的不满,那这次调整就是失败的。

李东沐尽管没有从事过具体的组织工作,但是担任地方书记多年,对其中的隐性规则还是门儿清的。

在博州市下辖的15个县区一把手中,肯定要推荐一个的副厅级干部,否则会造成基层干部的不满,只是如何推荐还没有思考好。

除了d政班子的空缺补位以外,市内干部的调整也要有序推进了,“能上能下”的导向必须要鲜明的树立起来。

在这个间隙,李东沐再次开始了赴基层赴企业走访,一方面是了解情况,一方面是考察干部。

作为博州市的招牌,第一站一定是茅子酒厂。

当李东沐看到那个高高矗立着的酒瓶时,董事长张德汉一行已经在大楼前等候了。

两人以前是上下级关系,如今又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对张德汉来说,李东沐到任以后,是茅子酒厂发展最好的时间,因为少了很多的行政干扰,多了许多政策服务。

用李东沐在全市招商引资会上说的话:“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

这是李东沐到任后的第二次走访调研,第一次是刚履新不久。

有些地方领导,总是打着解决问题、服务企业的幌子经常到企业走访调研,殊不知一件实事没有办成,礼物和酒却没少拿。

这种所谓的服务,是企业最讨厌,最唾弃的。

在张德汉的陪同下,李东沐一行直接去了车间一线,实地查看了解情况。

对于所提到的问题,李东沐都会让秘书记下,并建立台账转到相关部门跟踪督办。

调研结束后,相关部门与茅子酒厂的相关领导座谈,李东沐和张德汉去往了董事长办公室。

“李书记,感谢您对我们企业的关心支持,今年我们也会聚焦市委中心工作,多做利于地方发展,利于百姓民生的实事,初步计划拿出一个亿,用于民生事业。”

李东沐笑了笑:“张总,你真的是践行了企业家的精神和情怀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