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镇国自然有手腕让这些小工厂,摇身一变彻底成为他个人的工厂。
就算不要这些厂子,方镇国也早就积累了人脉资源,靠着那些,再加上他后世经验,照样也能在历史洪流中,留下浓厚一笔。
村长之所以提出这种要求,也是慎重考虑过的。
生产队太穷了。
光靠地里那点收成,根本养不活大家。
为了带领大家伙过上好日子,村长觉得可以适当的变通一下,得想方设法让村民吃饱肚子。
有了酿酒厂,只要卖得出去,有收益,到了分红的时候,村民自然就有钱了。
而且酿酒厂还能提供岗位,让村民去干活,一天要是能赚个块八毛的,日子也不好太过拮据。
村长也知道方镇国志向很大。
敢提出办厂子,胆子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双方算是各取所需,生产队需要酿酒厂三年的收益来解决村民的生火窘迫问题,方镇国则是需要将酿酒厂握在手里。
村长对这个没意见。
毕竟酿酒厂是人家拿钱出来投资的,虽说上面不允许个人建厂,但他不能昧着良心,黑了人家的血汗钱啊。
索性以生产队名义建厂,抵押给方镇国。
当然了,具体操作,得看起来合法合规。
方镇国给村长倒上酒,废话不多说了,敬村长一杯。
村长欣赏看着他,以后你小子肯定会成为榆树屯乃至汉北县最有钱的。
敢想敢做。
村长有种感觉,以后只要政策放宽了,方镇国便会摇扶直上青天,成为他高不可攀的大人物。
方镇国把钱放在桌上,这是给晓晓进修的费用,说好他来垫付的,对了,进修的事情已经弄妥了吗?
村长感激点头,“妥了,我找了一个老朋友帮忙,插到进修班去,费用要九十多,你这一百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