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娟骑着自行车,七扭八拐的沿着一条羊肠小道而行。
这已经是乡下了。
比郊区的路还差。
又骑了一会儿,李文娟实在蹬的难受,便从自行车上下来。
推着走。
她费力来到这,是为了找一个能保住她工作的重要人物。
人民医院的退休老院长,张秀君。
这位老人家是她师傅的战友。
当年,李文娟因为没钱,在高二时就退学了。
那时她沮丧了好久。
好在她们区卫生所的所长,过去和她舅舅是挚友。
就把李文娟招到卫生所工作了。
区卫生所虽然前面带个‘区’字,但和村里的小诊所差不多大。
算上所长,一共三个医生,外加两名护士。
医生和护士也都不是专业院校毕业的。
说白了,就是个赤脚大夫大集合。
但在这个大集合,有一个人与众不同。
那人就是李文娟后来的师傅。
一个因为伤病返乡的老军医。
老人经历过动荡年代,对各种急症重症,尤其是骨病外科有着相当身后的造诣。
李文娟进入诊所后,所长就让她跟着老人学习。
老人见李文娟刻苦,教的也认真。
相处过程中,这一老一少,也越来越合拍。
只不过,后来师傅因为旧伤复发离世,李文娟为此伤心了很久。
师傅离世时,曾和她交代过,人民医院的老院长是他的战友。
如果在这个小诊所待够了就去找她。
她能帮李文娟调到大医院。
可怜上辈子的李文娟,一心只想着为周建军服务,等发现自己真心错付,妄图改变人生时,老院长早就搬走了。
这一世,她不想再错过这条人脉。
即便老院长已经退休,但在本市的医疗体系中,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帮她调查一下工作调函的事儿,应该不难。
按照师傅留下的地址。
李文娟来到了村庄的山脚处从第三颗松树拐过去。
果然看到了一条用碎石铺的小路。
沿着小路向前,在树林中一处十分宽敞的平地出现。
平地上蒙着一层厚厚的草垫子,有几处没被草垫子覆盖的区域,生长几株植被。
那些植被虽然有些干枯,但却开满了晶莹剔透的白色小花。
李文娟没忍住,走进了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