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上个月不买三脚架了,留着那四千,还能扛两个月。
方远默咬牙,又想到了短信内容。
“看我好欺负吗?”
“算什么叔叔!”
为了维持生存,方远默周末不敢去姥姥那,混迹于各种摄影或同城网站,拼命努力接单。
他两天前接了个大单,跟拍东隅体院的篮球赛。但拍的是视频,而非照片。
对方的诉求,影视、导演专业学生或工作者,理论上,方远默不符合要求。
但跟拍一场,对方开价1500,他撒了谎,硬着头皮接下来。
舍友周瑞有个双胞胎哥哥,刚好是导演系。方远默借来了摄像机,跟着学了俩小时,基本操作已熟练掌握。
与单主敲定时间和注意事项。当天下午,方远默背上设备,赶去了体院。
东隅体院和东大地处南北两端,方远默光地铁就坐了一个多小时。
作为全国一流体育类高校,体院相关硬件配置也属于顶尖。综合体育馆面积庞大,跟展览馆似的,方远默背着设备跑得满头大汗。
绕了好几圈,终于找到六号球场。
与他联系的单主并未透露太多信息,距离约定时间还有半小时。
方远默选定角度,支上三脚架,打开镜头盖,轻触对焦环,透过寻像器观察球员的动态。
拍多了东大的篮球队员,拍到体院才发现,专业和业余选手体型上相差甚多。
东大篮球队平均一米八以上,而东隅体院,一米九是起点,身形也要更壮硕。
方远默调试画面,对焦戴臂章的热身球员,应该是队长。他起跳、劈腿、摆臂……循声转头,热情与人打招呼。
另一人闯进画面,和那位队长熟络交谈。
“。。。。。。”
方远默揉揉眼,又去看。
“…………”
这算缘分,还是冤魂不散?
本校的联赛不参加,大老远跑二十多公里,来体院比赛?
方远默左右张望,其他队友不在,只有他自己。
镜头靠近又拉远,直到陈近洲转到这边,在他的方位停滞两秒,同样露出了怀疑的目光。
“……”
确实,怪尴尬的。
比赛开始,三脚架上摆着摄像机,开启自动模式,是装样子用的。方远默的单反同样具有摄像功能,更能清晰拍摄细节。
赛事的焦灼出人预料,东大可以称王的校队队长,在专业球员面前,劣势暴露无遗。
东隅体院有个别称,cba集中营,篮球是王牌专业。从这里出来过很多国内、乃至国际上的专业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