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我在大虞当杀手那些年作者醉酒月下眠 > 第196章 府门前开仓放粮(第2页)

第196章 府门前开仓放粮(第2页)

它转而看向手里的糖葫芦,心情立时美丽起来,旋即美滋滋的又咬下一颗山楂咀嚼起来。

“咚咚咚!!!”

倏地,三声啰响在烈日当头的街头响起,喧闹嘈杂的现场立时为之一静。

众人循声看去,就见一名小哥自街道尽头徐徐走来,其一手铜锣,一手锣锤,头上还顶着一个大草帽。

其一出现,现场立时有人将之认出,这小哥乃是镇上黄老爷家的小厮。

而提起这位黄老爷,或者说整个黄家,那可真是声名在外,不仅在安福县久负盛名,甚至整个庭州府,也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其家族往上倒几代,其实也就是寻常百姓人家,每日也需为了一日三餐忙忙碌碌。

据传,

黄家老祖颇有商业头脑,也不知是走的什么门道,总之短短数年的时间,便赚到了寻常老百姓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

后又经过数代人的积累与打拼,其家族已是富可敌国的存在。

然而,尽管黄家已是庞然大物,尽管黄家主脉人员早已经迁出了安福县多年,但历代黄家人对安福县还是有感情的。

这个家族传奇事迹极多,若是一桩桩一件件提起来,怕是用上三斤口水也说不完。

旁的且不言,就单说北边城外的一座大型蓄水库,就是三百年前黄家家主黄红梨出资建设。

是以人工生生挖掘一条河流,引青罗河水南下,最终汇入水库。

值得一提的是,

青罗河流向为自西向东,传闻始自昆仑山,也有人说始自天山,河水蜿蜒曲折,总长超过数十万里,光是大虞境内就经过雍、凉、登三州之地。

青罗本是碧绿之意,奈何登州常年干旱少雨,使得土质疏松,故而青罗河在登州境内便变得浑浊起来。

言归正传,

单就黄红梨请人挖掘出来的这条河而言,沿途不仅解决了大量田地的灌溉问题,也解决了数万百姓的吃水问题。

而那座蓄水库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毕竟如今庭州府几乎处处干旱,有的地方甚至已经是水比油贵,而安福县的百姓,用水却能未见明显影响。

为了纪念当年黄红梨的功绩,那条由他出资挖掘的河流,被命名“红梨河”,而那座蓄水库,则叫做“甘泉水库”。

”咚咚咚!!”

那名手持铜锣的小厮再度敲响铜锣。

“今岁大旱,雨少酷热,致使百姓广种薄收,我们老爷深感百姓生存之不易,每思至此,必是疾首痛心致夜不能寐。”

“我们老爷深知,欲解心头之疾,必先解百姓燃眉之急,故,自即日即时起,于黄府门前开仓放粮三日,有口腹之欲而捉襟见肘者,可无偿领取米面五斤。”

小厮高声大喊,唯恐他人听不见。

由此也可见,其老爷开仓放粮之举,是何等的真心实意。

而小厮的一席话,也犹如一颗石子砸落在了一潭死水的湖面,平静的湖水立时荡漾起来,而后又以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酝酿成了惊涛骇浪。

现场短暂呆愣后,便是好一阵哗然,紧接着甭管是否捉襟见肘,所有人纷纷行动起来,一股脑的往那位“黄老爷”府邸狂奔,只为了那免费的五斤米面。

眼见着所有顾客都犹如潮水般退去,有的商家也待不住了,将店铺大门上了锁,匆匆而去。

还有些商家,大骂黄家断了他家财路,此举是如何如何的为富不仁,可骂过之后,还是会锁上店铺大门,屁颠屁颠的去领粮。

白白得的粮食,傻子才不要。

不仅不能不要,而且待会还得让全家人都去一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