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穿着龙袍乱跑的人是 > 7第七章(第1页)

7第七章(第1页)

董卓顿时意动:“说来听听。”

李儒道:“正如将军所言,丁原本人不足为惧,只有他手下的将领还算个人物。尤其是那悍勇的吕布,更是将军的心头大患。”

“可心头之患,也可以变成心头所好啊。”

见董卓仍有疑色,李儒也不再卖关子了:“这吕布我已让人去打听过,虽勇武万分,却眼界不高,仅有轻狡之才,游侠之性。将军觉得,这样的人能走到哪一步?”

董卓答道:“不过为人附庸而已。”

“正是!倘若令人对他陈情利弊,晓以利害,再给他一份重礼,许诺一个高官位置,将军觉得,他能不能为您所用?”李儒说出的是一句问话,但董卓听得出来,这话中满是笃定的意味。

李儒又补充道:“倘若丁原有统兵御将的才能,我一定不给将军提出这样的建议,但他做并州牧时没有政绩,做何进部将时只能做些威逼凌迫的事情,现在何进死了也没敢主动进攻,全靠着手底下有几个能人,才保全着地位——这样的人,凭什么得到部将的真心效忠呢?只要不是真心,就能利诱!”

“好!”董卓大喜,“那就劳烦文优,为我拿下这一员虎将!”

李儒的判断一点也没错。

丁原在董卓面前叫嚣得得意,却全然没想过,自己的本事能不能压得住手底下的人。

在利诱以及董卓护驾的“大义”面前,吕布只犹豫了几日,就已应允了董卓的拉拢。

自恃有倚仗的丁原并未留意到这个变化,而是坦然地将吕布带在了身边,准备联同袁氏部将一并向董卓施压,将这西凉悍匪从洛阳赶出去。

但这一日,当他“见”到董卓的时候,去的只是他的头颅。

是吕布斩了他的脑袋,将他送到了董卓的面前!

“好!好一员虎将!”董卓笑容满面地接过了这份礼物,将吕布给搀扶了起来。

吕布这一站,顿时让董卓更为满意。

面前的青年武将高约八尺,面目凌厉,肩宽臂长,筋骨壮实,一看便是善于骑射的悍将,先前投于丁原麾下,属实是太浪费了!

董卓自己也是武将出身,怎会不知这样的先天条件有多难得。

他一边将吕布迎入了营中,一边赞道:“若我有儿如此,此生也无憾了。”

可惜他董卓没这样好的运气,儿子早死,只给他留下了一个孙女董白。

于是这话说来,便只剩了客套的意思。

哪知道,下一刻他便瞧见吕布顿住了脚步,朝着他拱手而跪:“将军何必遗憾,公若不弃,布愿拜为义父。”

董卓的嘴角微不可见地一动:“……”

这是不是也太直接了?他们西凉人都没有这么热情的。

但在这刹那的惊变中,董卓又忽然想到了先前李儒说的话。

他说,吕布轻狡,这可能不是一句错误的评价。

可一想到他终究不是丁原这样的蠢材,也自信能给出足够的筹码,又立刻伸手扶住了吕布的双手,朗声笑道:“能得奉先为义子,确实不必有憾。早闻并州军中,若论弓马、膂力,奉先俱是头名,眼下只能先屈居骑都尉一职,待得将来起势,必要给奉先谋一个飞将军的名号。”

吕布顺势而起,朗声应道:“还要多劳义父提携。”

这两人各有算盘,一个喊“义父”打蛇随棍上,一个顺坡下驴认了“义子”,若不知道先前种种,还真以为是一对和睦的父子。

董卓也随即更显亲厚地拍了拍吕布的肩膀,眼含深意:“奉先啊,光劳我提携可不成,还得你自己多拿出些让人信服的战果。”

“否则,丁原的旧部虽和你同为并州人,但也不见得非要听你号令。若我没有记错的话,眼下河内那边还有一支丁原的部从?”

吕布应了声“是”,“先前丁原听从大将军的指派,屯兵于河内,假借黑山贼为名放火烧毁官舍和孟津渡口,用来威逼太后诛杀宦官,换来大将军平叛。”(*)

董卓冷笑了一声:“结果放火装贼的闹剧都还没落幕,何进自己已先被宦官杀了,多好笑的事情。”

不过嘲笑归嘲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应该感谢何进的,要不是他如此行事又不够谨慎,怎么会让他董卓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吕布也应和了两句,随即问道:“义父的意思,是要将这一支部队收回来?”

董卓点头:“能收得回来就收,收不回来就杀,丁原老贼一死,京畿守军已全在我手,不差这一路人马,若他们非要为丁原讨个公道,那就杀了立威!我的谋士给我提了个建议,我看颇为可行。”

吕布抱拳:“听凭义父吩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