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富三代街头 > 第643章 我也要(第2页)

第643章 我也要(第2页)

“蒲总放心。我们一定会用最专业的角度,把这些破坏环境的挖沙船的事迹曝光给世人面前的“

文人的笔,武将的刀。都是杀人的家伙。

三人本来就是那种热衷于知识变现的人,都早早的就在博客上有自己的账号。而且还都通过了博客官方的实名认证。对于如何吸引网友的目光,激发网友的讨论和传播都有各自的心得。三人窝在酒店的房间里一下午时间就分别炮制了一篇文章发到了博客上。

《人类有了房子,但是水鸟却没了家》

《哪吒闹海为什么会引发流血事件?论采砂船对水体生态造成的危害》

《极端气候导致洪涝频发?或许只是人祸罢了!》

三篇文章,两篇从生物学的角度,一篇从地质学的角度把采砂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夸大了无数倍,就好比一个人嘴里长了个溃疡,医生就告诉你这是绝症。回家去吧。

口腔溃疡,的确是绝症。没有任何特效药物。只能等待人体自愈。

但是让患者“回家去吧”却会让人误解为“回家吃点好的,心愿了一了”的意思。

几句真话里头夹杂一些歧义或者是误解。让人觉得再不停止湖区采砂,地球就要毁灭了一般。

他们这几位,都具有本学科和新闻学双学位的才能。实属大才。

也不知道蒲克陆从哪里找来的。

三篇文章被蒲克陆看在眼里,心中只感叹“还是读书人骂人到位。通篇不带脏字却把人说得不自戕无以谢罪的感觉。”

“三位专家,只是这文章里也没体现”赣湖建材“这几个字眼啊?读者怎么会知道是赣湖建材呢?”蒲克陆问到。

“蒲总,这你就不懂了。如果在文章里直接写清是哪一家,目的就太明显了。等网友自己”慢慢发掘“才是最有意思的。

就好像小孩子,自己摘的瓜比喂到嘴边的瓜就是好吃。

我们只需要在评论区给出些许暗示。网友们一个个都会顺着线索找下去的。这样他们才会有参与感。才会时不时来关注事态的进展。“

荀东解释到。其他人也点头附和。

”总之,蒲总就静观其变就好了。“

”我发的博文已经有400的多阅读和20多评论了。估计今天晚上就能破5000”

“我的也有200多了。”

蒲克陆看到三人信心满满的模样。点点头

“总之就拜托三位了。各位需要补充素材或者有别的需求,尽管和我说。我派人全力配合你们。

到明天中午十二点,你们谁的博文热度最高,谁就胜出,到时候我再找水军力推这篇博文。当然,也会把其他两位的也带上的。这一次一定要让民众认识到赣湖建材的危害!“

“好说好说~”荀东几人客气到。他们很享受这种“知识变现”的过程。主要是“润笔”够高,还好吃好喝的招待,而且他们写的文章也能作为“学术成果”作为自己的资本。积累下来。

如果真的能引起高层重视或者是舆论的发酵,作为“吹哨人”的他们,名利双收那是最基本的。说不定入了谁的眼,后面还能牵头具体的项目。那就赚大发了。

至于这几篇文章会不会侵害到湖砂产业从业者的利益,他们并不放在心上。一群泥腿子罢了。站在道德和学术的洼地上的他们只有挨喷的份。

甚至就算是当地衙门口都不敢为难自己这些专家。只能好商好量的沟通。甚至说不定迫于舆论的压力得把自己一行人再来考察一次。全程都得细声细气的说话,只为让自己能说几句好话。

三人沉浸在未来的美好之中,相视一笑。转而变成了哈哈大笑。

……

如三人所料。这类涉及到民生却又无关乎自身生计的”为民呼号“,总能引发许多人的讨论。

许多网友都在下面发表评论。但是绝大多数都外地网友,真正住在湖区周边的居民却是没多少。而且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持反驳的态度。

“这些挖沙船挺守规矩的啊。几年前那才是乱。不过后面衙门口出面整治了”阎老哈”那一伙人后,这边就好多了。都是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区域采砂,而且都是先把水文环境摸清楚了才作业的。周边几个镇许多人都围绕着河沙产业过活。衙门口有了效益,路也修宽了,堤坝也加固了许多,周边的居民生活水平比之前好了不少呢。别的不说,起码得大肚子病的人都少了。得了病衙门口也免费给治了。“

“我爸爸就是开船的。之前都是不分白天黑夜的挖,还要提防得大肚子病。现在一年倒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在岸上。收入反而比之前还多了。而且劳保工具都是很到位的。哪有博文里说的那么可怕?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湖区本身田地就少。我们比谁都更爱护这片湖。真要有什么不对劲,我们早就闹到网上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