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富三代花钱在大街上 > 第636章 跑偏了(第2页)

第636章 跑偏了(第2页)

“可以。但是我要求给我配2名助手。……这玩意儿,24小时都能交易。我一个人实在顶不下来。”

“你去找Jeane要两个实习生。如果你们干得好,我可以给他们提前转正!”

“好咧。谢谢老板!”mark喜上眉梢。

拿到1000万的资金,带着两名小弟再度入场。mark俨然一副从赌场赢了钱之后再次回转回来打算玩把大的的赌徒。

金融圈和钓鱼佬的圈子很像。当有人收获颇丰之后,消息第一时间传遍业内。然后无数的钓鱼佬拎着鱼护和鱼竿就找了过来了。

机构投资者的数量从0到1,花了1周。但是从1到10,同样也是1周。

从这10家机构投资者入场开始,整个市场的氛围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

当机构和机构同时入场,之前不被散户重视的每秒交易次数这个指标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尤其是在东半球。毫秒级的时间优势也能让机构更快的抓住波动的低谷。买在低位,卖在高位。哪怕价格差距只有1%,对于机构来说依旧有0。9%的盈利空间。只需要复制这个过程,犹如蚂蚁搬家一般一点点积累,通过1分钟之内的无数次的交易。积累起可观的盈利。

当机构数量达到一定的数量,支持每秒交易次数是bitmarket一倍还多的bitshop无疑成为整个东半球投资机构的首选。

李家坡的来了,K国人也来了,岛国人来了,菲猴也来了。甚至为太王室理财的机构也带着王室资金来试水了。

就像一家赌场里面的两张百家乐赌台,赌客们总是爱去坐满人的那张。哪怕摸不到牌,跟着买也是愿意的。

因为人多代表旺。旺才能发财。这一点,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看法都是一样的。

人多了,钱多了,货的价格自然就会上涨。只是半个月时间,币价就涨到了2400刀。这个价格和一个月前直接翻倍。

已经进场的人,赚得盆满钵满。还未进场的人,后悔之余跑步进场。

陈嘉伟已经了断了自己的债务。但是除了一间价值4000万的“千尺豪宅”,名下一点像样的资产也没有了。而这间房子,还有一部分属于他的两个女儿。他没办法出售。只能居住。

看到仅仅只是一个多月的时间币价就翻了一倍。陈嘉伟简直想从楼上跳下去了。早知道就这样啥也不用干就能财富翻倍。自己当初为啥还要跟着KING搞什么事情?

忽然,他有些明白秋贞淑为什么要和自己切割得如此干净了。要自己摊上个这样的老公也得跑。

不过还好,两个人还有孩子作为纽带,起码不会衣食无着了。只是日子没以前那么潇洒罢了。

从大女儿的口中得知秋贞淑成天往鹏城跑,甚至还要飞外地,不是以过气艺人的身份,而是以“秋总”的身份,这让陈嘉伟忍不住好奇秋贞淑这是做了什么生意?

让大女儿趁秋贞淑不注意,偷偷拍了几份带回家的文件后,陈嘉伟才明白,自己原本引以为傲的事业,在颜浩的眼里不过是一块可有可无的业务罢了。玩得开心了,直接送人也是可以的。

压垮陈嘉伟心防的是大女儿带回来的另外一个消息。

“爹地,妈咪是不是有宝宝了?我今天听到她给李医生打电话,说想要去做个仔细的检查。我们是不是要有弟弟了?这样的话,你和妈咪是不是就能复合了?”

大女儿还天真的认为,爸妈离婚的原因是因为妈咪迟迟不能生个弟弟。因为从她懂事开始,在家里听到爷爷奶奶说的最多的就是后继无人,诺大的家业没人继承。小时候她还疑惑,自己不是人吗?后面懂了,自己的确不算继承人。

她却不知道,现在没有东西需要继承了。所以也就不需要继承人了。

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压力让陈嘉伟变得有些风声鹤唳。疑神疑鬼。总觉得KING也是颜浩故意布下的棋子,任务就是结识自己,然后让自己一败涂地,好把秋贞淑从自己身边抢走。

否则好好的交易平台,旱涝保收。为什么KING要带着自己从银行贷款来做所谓的“行情”?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迅速的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遮天蔽日。

从家里翻出自己当初发达时收藏的两块表,拿到当铺典当了十几万的现金,买了张船票就去了marco。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