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父亲曾是叶帅部下,后来下南洋定居马来西亚,温瑞安从小就通读父亲的那些侠义藏书,甚至还粗通拳脚,理论与实践并行。
后来温瑞安去台湾读大学,正式开始武侠小说创作,年纪轻轻就成立神州出版社,之后又以“复兴中华文化,发扬民族精神”为宗旨,创办了“神州诗社”。
去年就因为被从诗社中搜出了《明报月刊》、伟人诗词、巴金、曹禺、沈从文等人的作品,以及部分云南白药,温瑞安惹上了牢狱之灾,关了几个月后又被逐出台湾。
蔡省三以魏明新作为契机,开始抨击台湾愈发严酷且不自信的文化政策。
这就是人在香港的好处,几年前大陆那种情况蔡省三可以痛批,现在内地做的比台湾好,他也可以不用看谁脸色地抨击台湾,肯定大陆的进步。
文章最后蔡省三又回到魏明本身,“虽然《人间正道是沧桑》还未看全,但曾有幸读过其人的中短篇集《动物凶猛》,写尽牛马羊驴,颇为灵性有趣,生猛又柔情,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希望岛内也能多出几位这样的少年俊才,共同复兴中华。”
最后还给上了一段价值。
老鬼看完后满意点头,不愧是我魏森豪的长孙!
同时他又有些心痒难耐,让蔡省三说的,他都想看这部小说了,说是以自己和大哥为原型,也不知道写成什么样了。
正所谓瞌睡有人送枕头。
咚咚咚~
“鬼伯你睡了没有,有你的包裹,大陆来的。”
老鬼立即开门:“阿敏啊,没睡呢,多谢你了。”
他想去拿包裹,阿敏躲了一下:“我帮你拆吧。”
“我明天再拆,你早点回去睡觉。”老鬼一夺,拿来吧你。
阿敏嘟嘟嘴:“鬼伯,我睡不着。”
“睡不着你看报纸啊,”老鬼当即把刚刚看过的《新报》甩给她,“拿去看吧。”
阿敏正要反驳,不过一扫而过,好像从报纸上看到了“魏明”两个字,还没来得及细看,门已经关了。
“哼。”周惠敏拿着报纸回了自己家,翻了好一阵,才锁定了蔡省三的那篇报道。
以前这种时政类专栏她是从来不看的,但这次却看的津津有味,舍不得看完,只因上面有笔友的名字,原来香港文人都在关注他,他的影响力比自己想的还大。
骄傲和开心之后又是郁闷:“发了新小说也不跟自己说一声,是觉得我不学无术咩,哎呀,好想看怎么办。”
这话有些违心了,那些内地故事她看起来还是有隔阂的,倒是另一位内地作家魏狂人的《古今大战秦俑情》她看的飞起。
另一边,老鬼拆开包裹,首先看到的是《收获》,一翻目录,果然有那篇小说,再去看信。
魏明先是说了一下觉园二号宅的事。
老费帮他跑了跑相关部门,果然如他之前预料的那样,仅凭这一纸地契,想要把房子拿到他手上并没有那么容易,还需要姑奶奶的亲笔授权书,最好还需要美国那边的华人组织证明她的身份。
当然,如果她能亲自回国一趟,这些就都是旁枝末节的小事了。
但她会回来吗?
老鬼摇摇头,再给她写封信说说这事吧。
接着魏明又解释了沈最的事,包括他去年从战犯到起义将领的身份转换,以及去香港探亲。
来香港探亲这事儿已经不需要魏明解惑了,老鬼后来在新闻上看到了相关报道,还知道果党特务也对沈最出手了,好在沈最经受住了考验。
但魏明在信里说沈最如今享受副部待遇,这就让老魏有些难受了。
我们家平安学习那么好,能力那么强,现在都还在努力冲击副厅呢,他这就副部了?!
老鬼不禁又想起了他那个在台湾的大哥魏沐春,如果49年的时候自己能把他拉过来,至少也是正部起步吧。
当然,也可能熬不过60年代,如今他都七十好几的人了,在台湾有钱有权又有闲,日子别提有多滋润了。
把魏明的信收起来,老鬼开始伴着外面的烟花声响专心看起了《人间正道是沧桑》。
本以为看书能够助眠,没想到越看越精神,不愧是我孙子,写得好,写的妙啊!
江立民身上或许可以看到很多民国名人的影子和事迹,但最像的肯定还是魏森豪。
而书中的江立中也让老鬼再次思念起他那个相爱相杀的兄长。
和书中不同的是,他们的父亲过世的早,魏沐春比他大十几岁,姐姐也大他十岁,算是长兄如父,长姐如母。
蔡省三的文章在台湾和美国都能看到,不知道大哥大姐是否会看到,并对这样一部仿佛在讲自己家族故事的小说产生好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