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边,被勾引出了兴致的王昌明和齐通判一起讨论这王源的祝词,几相争论不下,又引来了更多的府学教谕。
一帮子有文化的人不分身份地位,你一言、我一语地站在门口就开始畅所欲言。
齐通判昂首挺胸对着州衙大门说:“谨呈祥瑞之辞,敬贺璇闺之禧:岁次更新,凤历初颁。臣民等谨以椒花为颂,柏酒为铭,恭祝公主殿下:琼枝毓秀,长承阆苑之春;宝婺腾辉,永驻瑶台之景。”
已经走到二道门的王源,一脸怪异地回头……
这么好的祝词刚刚当面为啥不说?
要不要转回去当面听一听呢?
然后,紧跟着又听到了王昌明的慷慨吟诵:“敬贺吾儿:袖染天香,步摇生九霄之韵;心同日月,明德昭万姓之瞻。桃符焕彩,常安金玉之躯;兰烛摇红,永驻芳华之貌。哼……”
一个哼,哼出了一种喜意,王源突然忍俊不禁,原来是在斗文啊,与自己无关。
刚想走,又听到了一个老迈的声音,虽然带着沙哑,却语调铿锵,好像是府学教授?
“银州府学呈新谨祈,愿公主殿下:屏开五福,衮服增山河之寿;帐启三阳,璇玑转天地之和。使万井笙歌,皆颂椒房之德;看九重春色,长辉麟趾之祥。”
又是一声哼,却意外的让外面的嘈杂停了一瞬,王昌明和齐通判,或许还有很多头戴纶巾的士子文人都对府学教授揖了一礼。
倒让老教授有些不自在,摇手道:“各位无需多礼,老夫本就是府学教授,文采上胜你们半分本就是应当的,重要的是宁国公主值得老夫所赞。老夫别无所求,惟愿公主长寿。”
忽然,海浪般的呼声响起:“惟愿公主长寿!”
“惟愿公主长寿!”
……
王源眼眶微湿,长寿?
还有十八年,够了。
一顿饭吃到了灯火点点,整个银水城都沉浸在新年的美好期盼与快乐中,姬无良睡得踏实。
王源却坐立难安,好像椅子上放了针,不能安坐。
虽然小桌周围只有王昌明、田芙蓉和明霞、明珠几人,其他人各自都去玩耍了。
可田芙蓉和王昌明这一个养母、一个亲爹今日有志一同地非要问出一个答案来才行。
王昌明:“择日不如撞日,趁那个不要脸面的还在睡着,咱们必须拿出个方案来!咱闺女等了他两年了,韶华易逝,可不能再耽误下去了!
和你同年的都早就婚配了,利索的娃娃都好几个了。如今咱王家可就只有你一根独苗,你赶紧的,结婚,生子,然后你想干什么都行,孩子我给你带了。”
一句话不带喘息的说完,一张儒雅的俊脸多少飞了些云霞。
惹得田芙蓉十分不满:“老爷怎么和奴婢一个妇道人家抢活干呢?带孩子那是奴婢的本分。老爷想要,趁年轻还能再生一个,抱自己的去。”
说完,意味不明地看了眼站在王昌明身旁不足一步距离的明霞一眼。
别以为老娘瞎的,一眼睛扫过去,谁心里有点儿龌龊想法都给你抖搂出来!
还敢跟我抢活计?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