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现在。
是强点了不是吗?
那么。
具备了这个条件。
就该做这样的事情。
就该和苏神一样。
去挑战不可能。
果然这么好的基础。
一直都在舒适圈里打转。
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吗?
砰砰砰砰砰。
只见老赵髋关节的柔韧性佳,导致骨盆的转动范围极大,充分实现送髋动作。
甚至就是理论模型的展示。
又因为因为赵昊焕上面的特点,让他的送髋技巧,发力点,都没有问题。
也不用和其余高大选手似的,过于依赖腿部力量,而被动忽视了髋部的作用。
又因为上面这些,送髋方向不稳定这个后程选手常见的问题之一。
也在这里。
被赵昊焕处理的极好。
正确的送髋方向应该与速度方向相一致,即前后方向摆动。
现在,他做的。
就是这样。
送髋方向会偏差对于其余高个来说很少。
这样与速度方向形成角度,这会使身体重心的投影轨迹不必形成过度曲线。
那不形成过度曲线。
高个子们,就不需要多跑一段距离。
那样的话,不仅浪费时间,还消耗了更多的体力。
那样的话,因为送髋方向不稳定还会影响跑步的节奏和平衡,还会增加受伤的风险。
这也是苏神一开始改造赵昊焕,就从髋部入手的原因。
想要让他的玻璃体质不爆发,那么改进玻璃体质的源头是关键点。
再加上这么多年的合理强度分配以及训练比赛计划。
搭配各种黑科技的加持。
赵昊焕这样的玻璃体质才感觉没有这么凸显。
没有太影响训练周期和比赛进程。
只是苏神做的太早,赵昊焕本人那个时候,都不知道苏神为什么要他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必要。
直到现在。
他才猛然明白。
人家到底目光看的有多远。
延长力的作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