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身体向内倾斜,手臂和腿部的配合更加默契,她的速度也有所提升,逐渐缩小了与袁奇奇的差距。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她并没有放弃。
论肌肉力量。
她不如袁奇奇。
这一点她不是不明白。
所以她努力控制着自己的身体,保持着前进的动力。
只等自己弯道上逐渐找到状态。
让人意外的还是姜兰。
作为传统系的200米现役第一。
姜兰在弯道跑中,技术发挥得很稳定。
你可以说她技术不怎么样,有一些陈旧。
但是这些陈旧的技术,她依然发挥得很稳定。
并没有,因为比赛紧张就脱节。
国内的运动员强度一上去就容易技术脱节的情况。
在她这里并没有太出现。
这说明她平常的训练还是很用功和刻苦。
她的身体倾斜角度合适。
步幅和步频都保持得很好。
砰砰砰砰砰。
姜兰在弯道上继续保持着自己的位置,与前面的选手竞争激烈。
她知道自己发力不是现在。
现在是隐忍,保存体能即可。
另外一个传统系选手朱亚运在弯道跑时,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她的身体协调性有所提高,在弯道上的速度也有所加快,她也在努力追赶着前面的选手。
只是……
跑起来的感觉很一般。
可能是由于紧张。
她做的远没有姜兰那么好。
砰砰砰砰砰。
弯道途中跑。
进入弯道的力学调整。
当选手切入半径36。5米的弯道时,向心力公式F=mv2r开始主导技术动作。
陈娟,1。77。8米,65kg,在30米处速度达9。2ms,需承受约120N的离心力。
她通过增大送髋幅度,髋关节转动角速度比直道高15°秒,使支撑腿着地瞬间膝关节内扣8°,配合左臂小幅度快摆,摆幅45°,频率5。2次秒,抵消横向力矩。
这些细节,传统系的教练就不可能教得出来。
不是她们不想教,只是她们没有办法做得这么精准精确甚至详细到每一个技术细节应该做到多少度的指导。
和理论意见。
这在未来的竞技中是常态。
但是在现在国内的运动员教练当中却还是两眼一抹黑。
她们连基本的仪器都不会使用。
连高科技的东西都没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