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区别。
这也是最近这些年为什么看起来短跑很没有希望的原因之一?
你现在的成绩和90年代差不多。
明明科技都进步了。
却还是的原地踏步。
这不是没有进步又是什么呢?
甚至别人都在进步。
你没有进步。
这都可以称之为退步。
你说说这些年头看着这些成绩,自家国人感觉到很难了……
他们想的都不是拿到奥运会冠军之类。
能够保住自己的饭碗就不错了。
在国内拿几个冠军,安然混个编制,就是他们想要的事情。
这种事情并不罕见,也没什么不好说的。
即便是张培猛。
当年也是面对镜头,实话实说。
要不是苏神。
站出来刺激了他。
那他就是这么想的。
也不用太辛苦,轻轻松松拿下国内的冠军。
履历也有了,成绩也有了。
至于再往上突破,甚至是冒着技改失败的风险,对于他们这一代人来说,完全没有必要。
因此那个时代的国内田径迷是真的绝望。
别说和外国高手对抗。
和亚洲选手对抗。
都差一大截。
比如曰本。
几乎每年都有不少20。30内的选手。
而咱们呢?
20。70+,就可以排在全国前三。
你说说这有多离谱?
这成绩怎么可能敢有奢望呢?
后面几个人的成绩更加没谱。
比如第一道的黄翔。
这一场比赛垫底。
在这么好的场地buff下,竟然也只能堪堪达到21秒。
连21秒都打不开。
那只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