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缘想了想,点了点头:“倒是有个办法,短时间内可以缓解。”
“缓解到什么地步?”
“能让大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各郡百姓的生活水平至少不会太差,至少能让哪怕巴郡的百姓都吃饱饭。”
嬴政点了点头,这也够了。
至少百姓能做到不被突如其来的天灾打倒、家中有余粮饿不死、有余钱不受冻,秦国就已经能超过除李缘那一朝外所有朝代了。
至于这之外的穷和发展不平衡……穷就穷点吧。
他现在对这种事有一个最基本的自知之明,那就是后世那么发达的生产力都解决不了的,秦国也别指望。
“说吧,是什么?”
“修路。”
嬴政愣了一下。
秦国现在不就是在大力修路吗?
廷会提交的计划里,今年不仅要把所有国家级的主干道全部水泥化,还要往郡一级延伸,同时还要让每一个县里至少有两条路通往外面。
还修?
“你是指,以村落为终点?”
“对。”
李缘点了点头:“现在不像后世,我们后世是人太多了,以至于中原任何一个山沟沟里几乎都有人住;但现在秦国人少,人口的居住也相对密集,至少每两个村子之间最大距离不会超过五里地,且都是在相对适宜居住的地方。”
虽然不知道眼下全天下有多少人,但就算算上天下贵族隐匿的人口,华夏族人口估计也不会超过三千万。
这个数额属实是少了点,环境承载力并不大。
秦国这个时候许多所谓的山村,放在后世不说是城市,至少也是个镇子。
人们居住得相对密集,修一条路足可以惠及很多人。
后世是人太多了,许多村子哪怕修了水泥路、可从县城开车去那依旧要一个小时起步。
李缘外婆家就是的,位于三个不同地级市下属的县交界处,雪峰山脉中间,从县城开车去外婆家算上高速、县道总用时都要接近一个小时,没高速之前更是要一个多小时。
而现在,从县城修一条路到最偏的村子里,那这条路中间最少会惠及十个村子。
嬴政闭上了眼,直接在脑海里将他曾看过的巴郡地图展开。
主干道从郡城延伸到各县,各县又延伸出十几条甚至更多的路,或蜿蜒曲折、或者近似一条直线,穿过那些人口密集区直到最偏远的村子。
宛如一棵大树的根系,却并没有那么密集;因为人们居住的也不算特别偏。
“可行!”嬴政从理论上肯定了这个方法。
“但这样一来,得花掉多少钱财啊?”
“别问我啊!这不是你自己考虑要尽量不落下每一个百姓的吗?连这点小钱都不愿意花你还敢说爱民?”李缘打趣着说道。
嬴政听着这话,不知为何很想打他,好贱啊……
两人又沉默了下来。
嬴政明白,李缘这是在隐晦的提醒他不要考虑得太多,秦国要干的事很多,国家大发展之下,难免有些事顾及不到。
但有些问题既然发现了,不去解决留在那他心中难受。
思虑许久,他眼神一凝:“还是得干!”
“寡人知道这难度很大,但这是必须的;就算有人要被国家大发展给落下,也不应该是在现在这个时候。”
“你曾经说过,技术的发展会导致秦国先进生产力愈发超前;而如果现在就发展不均衡了,那到某一天,是不是秦国东部的郡县百姓都准备去外国做生意了,内陆地区却还有人被绑在土地上?”
“什么时候农税不重要了,百姓不会因为一场天灾或者某一年歉收而饿死冻死了,那才行。”
“可以被发展丢下的前提,是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