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官场国医高手全文免费阅读 > 第二十一章良医与良相的思辨(第1页)

第二十一章良医与良相的思辨(第1页)

徐永年关掉农场窗口。

桌面重新回到《黄帝内经》的古朴书页,仿佛刚才的偷菜小插曲只是一场幻梦。

“小陆啊,”徐永年重新端起茶杯,语气里多了几分亲昵,“刚才那湘省副市长的故事,其实还有个后续。他退休后开了家中医馆,用《资治通鉴》的智慧给患者开方,竟成了当地一良医。”

“效仿当年的傅青主?”陆九章的眼睛明显一亮。

“虽不及其一,倒也是一种情怀。”徐永年频频点头。

陆九章深深地呼出一口气,又问:

“可有一个问题,若是医者都奉行‘水至清则无鱼’,何来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

徐永年将《资治通鉴》放到一边,凝视着陆九章认真的脸,轻声笑了笑。

他指着书柜里并列的典籍问:“你看,我这书柜和你的药柜有什么区别?”

陆九章不解地摇头。

徐永年继道:“就像你刚才在会上介绍的,你们的药房按五行排列,黄芪边上放黄连,附子旁边要搁甘草。我当副局长和你当大夫一样,也得讲究个君臣佐使。”

陆九章的目光落在书柜旁那盆蔫头耷脑的绿萝上,根茎处缠绕的藤蔓正悄悄绞杀着主杆,像极了人体的血管。

他摇了摇头,“可当年张仲景如果只顾着当潭州太守,就不可能有四大经典的《伤寒杂病论》。”

徐永年一时无语。

沉默片刻,陆九章其实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就换了副口气:“徐局,为什么不能既是良医又是良相?”

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两人之间划出一道金光。

徐永年沉思片刻,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牛皮纸袋递给他:

“小陆大夫,知道沈市长为何力排众议,也要成立应急组吗?”

陆九章接过来,打开一看。

里面是一封求助信和几张照片。

照片上,稀土矿尘肺病患者枯槁的手举着信,满眼的乞求。

徐永年开始缓缓讲述自己的经历,“十年前我在乡镇卫生院当院长,见过整村整村的人咳出带稀土的黑痰。”

“后来我调任药监科长,查封过三个黑心药厂,第二个月就被平调到老干部科养老。要不是当时当县长的沈市长过问,我现在可能就办病退了。”

看着照片,听着徐永年的话,陆九章心里翻江倒海。

虽然自己一直在追问,但一番交谈下来,不管是不是沈副市长的授意,他已经理解了徐永年想要表达的。

沈副市长成立传统医学应急组,让徐永年出任组长,显然是出于对他的信任。

让自己这个官场小白参加应急组,在徐永年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正是沈副市长的良苦用心。

做为一名不被主流医学重视的中医,如果仅仅在中心医院施展,成长的空间很有限。

只有在更高的平台上,才能为更多的人服务。

单从医者的角度,不仅仅是用草药和银针治病救人,更要用心去关怀每一个患者;

而一旦为官,则必须怀有一颗为民之心,不仅要考虑事情的对错曲直,更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

经过这番思辨,陆九章坚信,自己将来可以在官场和医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