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骑兵去追了?"
“5个女亲卫去追了。”美合日阿依禀告道。
伊晨站起身来,“明明看起来是病恹恹的幸存者,还能跑出去。。。。。。。”
“他们有接应的人吧?”
“周边安排了守卫的暗哨,还放飞了角雕和雕鸮。”美合日阿依补充道。
伊晨思量一下,下令道,"死活不论,但别让他溜了。"
潜伏在黑水部的暗探,是策应愧氏三长老那混蛋的,苍鹰之神的信徒。
不过只是外围信徒,这种家伙就算抓了估计也问不出什么东西来。
美合日阿依并没有退出,只是用揣测:"主公,您觉得这事有点邪门,是吗?"
伊晨抬头看了她一眼,犹豫片刻,才沉声道:"不只是邪门,简直是荒谬。”
“柯尔克孜人,你知道吗?”伊晨问道,身为监视郭氏商队的美合日阿依,接触了那么多路线,应该是听过的吧。
“柯尔克孜??”用着后世的现代汉语对话,美合日阿依对这个词读音有点懵。
其实,女亲卫们都掌握现代汉语,反而是各种匈奴氏族阿尔泰语,林胡方言、赵国方言,这些都是他们学习的。
不过这个时代的方言特征是,北地赵国方言、林胡氏族语、义渠方言其实与匈奴氏族阿尔泰语非常接近,读音都是接近的。
当然,地域跨度大,那么读音就差别就大了,比如秦国为主的秦腔,是后世的关中话,陕北陕南口音差别就大了。
“用赵国方言的,应该是读坚昆?或者,鬲昆?或者叫吉尔吉斯?”
伊晨用本地方言稍微拟声读了几遍,直到读到“黠戛斯”和“辖葛斯”,美合日阿依顿时眨了眨眼。
“黠戛斯,听到过,根据邯郸郭氏行商的路线图,这是一个极北之地的草原部落。”
想到这里,美合日阿依掏出了一个纸张的草图,上面是从郭氏行商那里获取的行商路线图。
“这是北地贸易图,大概位置是大荒漠北面。”
伊晨拿着游戏本搜索了下,关于“黠戛斯”记载大多是来自《新唐书》、
“新唐书载,其民为红发、白面孔、绿眼珠,有的黑发、黑眼珠。史又载,回纥人称之为黠戛斯,含义为“黄赤面”的人,即他们的面孔黄里透红,这可能是大多数黠戛斯人的体质特征。”
这种语言描述,其实说明了一件事,他们是蒙古人种与印欧人种后代。
“漠北,离这儿千里迢迢,凭什么跑来河套兴风作浪?"
伊晨喃喃自语道。
疑问还是太多了,这个时代就算是在强的游牧民族,要跨越漠北漠南也是异常艰辛的。
黠戛斯的先民被称为坚昆,是被匈奴六大氏族征服吸收的北方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