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主母难为 > 第223章 中计了(第2页)

第223章 中计了(第2页)

“大人!“满脸褶子的老农扑通跪下,“这金珠子真能亩产五百斤?“

俞智诚扶起老人,掌心被粗粝的手掌磨得生疼:“开春我亲自带人垦荒,咱们房陵。“他望着远处绵延的沙丘,喉头突然哽住。

宋侍卫默默递上水囊。鎏银壶身映着俞智诚通红的眼眶,也映着衙门外乌泱泱跪着的百姓——他们怀里抱着新硝的皮子,额头紧贴滚烫的砂石地。

暮色再临时,十万两银票换成了堆积如山的毛皮。俞夫人对着清单拨算盘,忽然轻笑:“世子妃要的貂皮,倒像特意给未出世的小世子备的。“

俞智诚正往火漆印上哈气,闻言笔尖一顿。密信末尾那句“北地苦寒,万望珍重“,笔锋凌厉却难掩关切。他忽然想起三年前琼林宴上,沈钧钰将醉酒的他扶出宫门的场景。

那年杏花吹满肩。

俞智诚望着窗外飘落的雪霰,炭盆里火星“噼啪“爆开。俞夫人将烘暖的狐裘披在他肩头,指尖掠过他凹陷的颧骨:“苦寒之地又如何?总好过在京里提心吊胆。“

“为夫只怕委屈了你。“俞智诚握住妻子生了冻疮的手,官袍袖口磨白的边沿扫过炕桌。桌上摊着房陵县舆图,朱砂圈出的村落像一串血珠子。

俞夫人抽回手添茶,青瓷壶嘴腾起白雾:“我倒盼着夫君永远这般清贫。“她忽地抿嘴一笑,眼尾细纹漾开:“省得那些莺莺燕燕惦记。“

“娘子多虑了。“俞智诚捶着佝偻的腰背苦笑,“就我这身子骨。“话未说完便咳起来,震得案头砚台里的墨汁泛起涟漪。

窗外传来衙役吆喝声,收购毛皮的百姓在县衙前排成长龙。老主簿捧着账册进来禀报:“大人,今日又收了一千三百张。“他袖口沾着兔毛,手指冻得通红。

“按市价加两成。“俞智诚提笔在文书上画押,狼毫在宣纸上拖出枯枝般的痕迹,“告诉乡亲们,开春前都能兑现银钱。“

靖安侯府的商队正在百里外扎营,车辕上积着半尺厚的雪。沈钧钰展开房陵县送来的毛皮样品,对身旁长随吩咐:“按市价七成结算,差额从我私账补。“

暗卫统领江蓠正在擦拭佩剑,闻言抬头:“世子,这差事咱们亏了足有三千两。“

“亏的是银子,赚的是人心。“沈钧钰望向京城方向,眸中映着跳动的篝火。他腰间玉佩突然轻颤——是藏在暗袋中的南唐密探名单在发烫。

千里之外的南唐行馆内,辛夷舍吾正把玩着鎏金匕首。烛火将他圆胖的身影投在墙上,宛如一头蓄势待发的黑熊。细作许佳跪在波斯地毯上,额角冷汗浸湿了伪装用的假发。

“你说那人叫江蓠?“匕首尖挑起许佳的下巴,在皮肤上压出血痕。

“正是靖安侯府暗卫统领。“许佳忍着痛楚回话,“十八年前院前村大旱,他被卖到刘记牙行。“

辛夷舍吾突然暴起,匕首深深扎进檀木桌:“查!给本王查个水落石出!“案头烛台倾倒,蜡油滴在密报上,将“韩氏遗孤“四个字烫得扭曲。

三日后,许佳扮作皮货商混入靖安侯府庄子。他蹲在茅屋顶,看着江蓠在雪地练剑。剑光如游龙穿梭,削落梅枝上的积雪——那眉眼竟与南唐先太子画像有七分相似。

“王子,确认无误。“许佳在密信上按下血指印,信鸽扑棱着消失在暮色中。他不知道,江蓠早已察觉屋顶异动,剑尖挑起的雪粒正精准击落三片瓦当。

辛夷舍吾接到密报时正在饮酒,酒盏“咔嚓“捏碎在掌心:“调二十死士,三日内取他性命!“

“万万不可!“许佳急得忘了尊卑,“靖安侯府暗卫神出鬼没,上月北狄刺客刚折了三十人在他们手上!“

圆胖王子一脚踹翻案几,羊皮酒囊滚到炭盆里燃起蓝火:“本王带来的是南唐最精锐的。“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射进一支羽箭,钉着张字条扎在梁上:“贵客远来,侯府扫榻相迎。“字迹银钩铁画,正是沈钧钰亲笔。

当夜,江蓠独坐屋顶饮酒。腰间玉佩在月光下泛着幽蓝光泽——那是他被卖那日,生母塞进襁褓的南唐王室信物。十八年刀光剑影,他早将身世查得明明白白。

“来了。“他仰头饮尽残酒,看着二十黑影翻墙而入。剑未出鞘,袖中暗器已如流星赶月。第一个刺客倒地时,喉间插着的正是南唐王室专用的狼牙箭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