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受惊了。”晏菡茱松开手,指尖拈着片枫叶,“秋叶湿滑,千万仔细。”
紫嫣盯着她颈间血珠,忽而娇笑:“晏夫人好身手,难怪能赢马球会头彩。”镶南珠的绣鞋碾过那片枫叶,“本宫新得了匹烈马,改日还要请教。”
皇后仿佛未见刀光剑影,抚着晏锦书发顶叹道:“姚家姑娘的病,哀家会让太医院尽心。”她褪下翡翠镯塞进晏锦书掌心,“好孩子,替你朋友求个平安符去吧。”
暮色浸染山峦时,晏菡茱扶着皇后登上鸾舆。转身却见晏锦书攥着翡翠镯发呆,眼角还噙着泪花。
“吓着了?”她替侄女拢好披风,“紫嫣郡主打小。”
“二姑姑。”晏锦书突然抬头,“慧怡姐姐说,救命之恩当以身相护。”她将玉镯举到晏菡茱颈侧,“就像您护着皇后娘娘那样。”
晏菡茱怔住。山风卷着枫叶掠过旧伤疤,恍惚又是十岁那年——她跃入冰湖抓住紫嫣衣带,换来的却是“贱婢也想攀高枝“的讥讽。
“锦书记住。”她握紧侄女的手往山下走,“护人之前,先要护住自己的心。”
残阳将姑侄身影拉得老长。晏锦书摸着怀中平安符,忽然想起姚慧怡教她的诗句:纵使秋风摧红叶,自有青松立寒崖。
。
皇后指尖抚过凤纹护甲,目光落在晏锦书低垂的脖颈上:“永昌伯家的姑娘,倒是生得标致。”她话音未落,周遭命妇们的团扇便齐齐一顿。
晏菡茱不着痕迹地将侄女往前推了半步。晏锦书深吸口气,绣鞋尖抵着青石缝,规规矩矩行了个万福礼:“臣女锦书,恭请皇后娘娘金安。”
秋风卷起丹桂香,小姑娘鬓间珠花轻颤。皇后瞧着那截雪白的后颈,忽而想起二十年前初入东宫的自己:“是个知礼的。”她腕间翡翠镯子碰出清脆声响,“赏。”
晏菡茱眼角瞥见紫嫣郡主绞紧帕子的手,面上笑意更深三分:“还不谢恩?”晏锦书慌忙又要跪,被皇后虚扶一把:“好孩子,跟着你姑姑便是。”
命妇们的目光在姑侄二人身上来回逡巡。靖安侯世子惧内的传闻她们早有耳闻,此刻见晏菡茱一袭绛紫骑装,腰间软剑随着步伐若隐若现,都不由自主退开半步。
“起驾——“
太监尖细的嗓音惊飞林间雀鸟。晏菡茱扶着皇后踏上青石阶,余光瞥见紫嫣郡主正盯着晏锦书发间的并蒂莲簪——那是她今晨亲手给侄女戴上的。
“本宫记得你幼时在陇西长大?”皇后搭着晏菡茱的手微微发颤,“这山道走得比宫中嬷嬷还稳当。”
“臣妇打小漫山遍野跑惯了。”晏菡茱不动声色托住皇后手肘,“娘娘小心苔滑。”
紫嫣郡主突然插到两人中间:“母后,儿臣也来扶您。”她指甲几乎掐进皇后臂弯,“听闻晏姐姐剑术了得,改日可否指点一二?”
山风掠过枫林,带起一片簌簌声。晏菡茱嗅到紫嫣身上浓重的苏合香,想起上月这丫头派人烧了她的话本子,唇角笑意更甚:“郡主金枝玉叶,臣妇那些乡野把式。。。“
“紫嫣!”皇后突然咳嗽起来,“女儿家当以贞静为要。”她腕间佛珠重重压在紫嫣手背,“还不退下?”
晏锦书跟在三步开外,眼见姑姑后颈渗出薄汗。她摸出袖中帕子想递过去,却被个蓝衣宫女拦住:“姑娘慎行。”
半山亭飞檐下铜铃叮当,皇后倚着朱漆栏杆喘气:“到底是老了。”她望着远处层林尽染,“当年随陛下秋狩,策马三日都不觉累。”
“娘娘凤体尊贵,岂是臣妇等能比。”晏菡茱斟上温好的菊花茶,“这枫糖糕是府里新来的江南厨子所做,娘娘尝尝?”
紫嫣突然伸手截过茶盏:“母后喝不惯外头的茶。”她指尖一抖,滚水泼在晏菡茱裙裾上,“哎呀,失手了。”
晏锦书惊呼一声,却见姑姑面不改色掸去水珠:“无妨。”那截被烫皱的衣料下,隐约露出缠着金丝的护膝——正是上月紫嫣派人烧毁的那匹云锦所制。
皇后闭了闭眼:“紫嫣,给你晏姐姐赔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