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权力巅峰全文 > 第77章 打动梁司长(第1页)

第77章 打动梁司长(第1页)

“上世纪,美、德和澳煤炭企业发展较早,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采煤机记忆截割技术、电液控制技术和变频软启动技术等,在地质条件好的中厚煤层实现了工作面3~5人的全自动化割煤,并探索实现工作面无人的智能化开采。”

“90年代以来,美、英、德、澳等国开始着手研究自动化综采关键技术,并取得了一些显著性的成果。德国DBT公司成功的研制了基于PM3电液控制系统的薄煤层全自动化综采系统。美国JOY公司开发了基于计算机集成的薄煤层少人操作切割系统。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外煤矿开采追求“安全、高效、简单、实用、可靠、经济”的原则,其智能开采的技术思路是:通过钻孔地质勘探和掘进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工作面煤层的赋存分布,通过陀螺仪获知采煤机的三维坐标,两者结合实现工作面的全自动化割煤。该思路可避开煤岩识别难题,以地质条件为载体,顶层规划自动化采煤过程。”

听赵国栋对自己的文章和理论成果如数家珍,梁家华惊呆了。

这文章是他数次国外出访、实地考察的结果,凝结了毕生心血,本想发表在更高层级内参、国家级刊物上,但却被数次拒稿,无奈只能在【华国煤炭报】上发表。

他本以为影响力有限,除了煤炭行业外,不会引起太多反响与共鸣,万万想不到,在汉南省的穷乡僻壤、煤炭产地,竟然有一位副乡长如此重视学习自己的文章,还根据自己的意见,勇敢作出了决策。

梁家华高兴地对牛振东道:“牛振东,从国栋同志身上,能看出你们汉南干部,很有经济头脑、很有前瞻意识、很敢大胆创新啊!我过去还有担心,国家扶持资金给汉南,能不能用在刀刃上?现在看,我是有色眼镜看待新事物。必须要对汉南刮目相看了!”

看赵国栋得到梁司长如此盛赞,甚至替汉南争光,牛振东也非常高兴,满意看向赵国栋:“小赵,很不错。”

剩下,就轮不到赵国栋插话了。

马一帆接过话题,滔滔不绝介绍起来:“梁司长、牛振东,赵国栋是我们县落实省委决策,从县机关下派到贫困地区的优秀年轻干部。虽然年轻,但很有冲劲、干劲。说到底还是省委市委的年轻干部培养机制好啊。”

他将赵国栋夸成一朵花,也使劲把功劳推给省里市里,主要是变相自我表功——赵国栋再好,也是我用的干部。我不给他机会,他哪来的副乡长干?

牛振东点点头:“梁部长弄得年轻干部下派试点,确实不错。小赵好好干。”

梁家华却拉着赵国栋,热络商讨起太西煤矿、综采技术等专业话题,越说越是投机。

赵国栋早有准备、侃侃而谈:“····目前,杨青煤矿生产技术还停留在较为原始的浅表挖掘开采阶段,不光产量低、浪费高、污染重,而且安全隐患重重。前段时间,央视暗访过这煤矿,揭露其中安全生产、瞒报事故乱象频发。”

“哦。”

梁家华猛然想起:“对,就是前几天的焦点访谈!你还上了焦点访谈、被点名表扬了呢?我说怎么看你有点眼熟?”

赵国栋笑了笑道:“领导,我们的想法是——不能守着金饭碗要饭。就要高起步、高水平、高质量、一步到位,采取您介绍过的国际领先机械化综采技术,要最大价值、最高效、最安全的开采老祖宗留下的这座金山银山!”

梁家华听得无比顺耳,连连点头。

赵国栋的思路,与他想法不谋而合。

“国家确实有综采技改扶持资金,但主要是你们投资为主。不能空手套白狼。”

梁家华笑眯眯道:“你们的投资计划呢?”

赵国栋拿出一本厚厚的投资计划书:“这是在经贸委投资与计划司有关领导亲自指导下,我们起草的技术改造项目初稿。计划投资3。5个亿,其中我们自有资金2。5亿,银行贷款1亿。项目投产后,年产可达600万吨,产值超过10亿元!”

“3。5亿?600万吨?10亿元?”

在场的领导,包括市委书记牛振东在内,都被赵国栋的大手笔震惊,更被那三组激动人心的数字惊地心潮澎湃。

他们没听过,神农乡有这么大投资决心和实力,能启动如此巨大的投资项目。

在2001年,3。5亿绝对不算小数目,特别对江虹市这种欠发达地区。

但600万吨、10亿元!

这两组数字,太香了啊!

江虹市委书记牛振东,深深懂得这两组数字的含金量。

2001年,全国的工业总产值21000亿。

各省一年的工业总产值200-600亿不等。

作为非工业强省的汉南,工业总产值才300亿。

赵国栋单纯一个煤矿项目,改造完成后能达10亿产值。

这就拉动全省工业总产值3个点啊。

或者拉动江虹市GDP一到两个点啊。

何况,太西煤经济价值远超过普通煤炭,可以远销海外,不愁销路。

在牛振东眼里,这杨青坝子就是一座妥妥的没开发的金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