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宫。
自昨夜从立政殿回来后,李承乾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极度亢奋之中。
虽说完整的东宫六率自己还不能组建,但,父皇所应允下的东宫三率,已是让他无比满意和激动了。
同时,在这个明确的信号下,他还嗅到了一丝更让他感到兴奋的判断。
父皇,对李泰,好像心中已是有不满了!
想想也是,昨日自己站在父皇一侧,李泰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竟然站到了父皇的对面。
为李泰感到可惜?
笑话!
李承乾可以说是一点都不感到可惜,同时,只有幸灾乐祸和落井下石。
这不,一大早,他就把秘书监丞长孙冲,尚书省员外郎萧宪,兵部职方令史贺兰越石,刑部协律郎赵节等等········
自上一次科举围猎失败后,当时李承乾花费了不小力气所拉拢的世族子弟纷纷落榜,着实是让李承乾恼怒了好一阵子。
不过,不得不说,李承乾的运气是不错的。
科举之后,各家的安排也都是改变了不少,他们知道,短时间内,科举这条路估计很难往里面塞人了,所以,各家又和朝廷掣肘了许久,一些子弟趁机都被各家以举荐这条路,走上了仕途。
所以,李承乾突然发现,好像自己的拉拢之举,并没有完全失败啊。
尽管人数比自己拉拢时少了不少,但,这些世族子弟可都已是实打实的拥有了官身。
自然,李承乾再抛出橄榄枝后,之前本就熟悉,也可以说是臭味相同的世族子弟,自然纷纷围到了李承乾身侧。
这可是东宫,可是太子亲自招揽,他们没有理由不顺着往上爬。
毕竟,一入仕途,和之前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自己身边已没有白身,自己完全不能像是之前那样欺负寒门子弟,欺负黔首百姓一般,欺负身边的同僚了。
大家都是一样,都是出自于高门大户,都是有着不同的背景·····
所以,在这个他们突然发现自己之前无往而不利的身份不好用了的圈子里,也都知道,后面的路多是要靠自己了。
而且争斗比以往当公子哥的时候,更是惨烈。
当时,他们所争的不过就是姑娘,文章罢了。
而现在,他们要争的,是前途。
不是你死,便是我活!
不是你下,就是我上!
在这里,压根没有折中的选择,自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对于东宫的好意,谁不捧着,谁不接着,谁不珍惜、
东宫正堂,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四通八达,完全称得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