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群臣说罢,按照常理此时便到了夏安发声的时候,可今日的夏安沉默不语,这令群臣摸不着头脑,于是大家忍不住偷偷瞥望。
只见夏安的目光直勾勾的望着朝堂一处,直勾勾的望着薛敬所在的地方……
“这是……”
群臣沉吟低语,却无人知道夏安究竟为何会这副模样。
“薛大人!”
不过夏安并没有让大家的惊疑持续太久。
“臣在!”
薛敬站出身来。
“朕这里有一封奏折,朕觉得写的不错,由你来给大家读读!”夏安冷冰冰说道。
嘶——
薛敬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诺……”
随着夏安使了个眼色,一旁站定的宫人小跑着将奏折呈了下来。
咕噜——
可此时的薛敬只是抬眼一望,便双目圆睁,不住的吞咽着自己的口水,因为此时回到自己手里的,正是自己奋笔疾书,字如刀剑的那封奏折。
薛敬满脸惊疑着抬眼看了一眼夏安。
“读吧!”夏安说道:“让大家都听听……”
噶嘣嘣——
薛敬咬牙切齿着。
“嗨!也罢!文死谏武死战!死就死吧,读就读了!”薛敬突然就红了自己的双眼,薛敬恶狠狠的想道。
其余一众朝臣却都是面面相觑,不知道这其中究竟又是什么原因。
李怀义更是抱手站定,巍峨的像一座山一样。
呼——
薛敬长出一口气,终于缓缓打开了自己的奏折……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此臣所以听闻而人尽皆知也,然臣细细思量,尽人所不知者,则另有其事,其便是蚁穴之始,不过孔洞而已。
于是臣便从中知其一二,并由此借鉴于治国之道,亦能有所体察,心生思索。万恶之源,不过一念,然其为何势如洪水,涛涛而不可阻绝,便有赖其如滚雪球一般壮大者也。所以治病者,不治已病治未病,治国者,不治垂乱治中兴。
先帝创业艰难,以一营之兵起家,东征西讨,戎马一生,便有我大夏如此一方天下。先帝在时,无一日不殚精竭虑,无一晚不辗转思量,其愿惟我大夏江山长治久安耳,先帝遗训言犹在耳,先帝形容历历在目,微臣日夜辗转,不敢忘也。
然近来朝野兴起之整合北境一事,微臣以为万万不可行,先帝在时便与群臣商议,并留下祖训,我大夏江山不裂土不封王,此次之整合北境便是与先帝留下来的祖训大相径庭,而整合北境则是裂土的另一说法耳!
此先例一开,日后功勋卓越者,投机取巧者,祸国殃民者定然皆会上书言表,届时一人要整合南境,一人要整合东境,一人要整合沿海诸城,一人要整合山东诸城……届时该如何收场?
统一伟业尚未完成,而我大夏江山再次分裂,届时我等于九泉之下还有何面目去见先帝耶?
……
薛敬的奏章振聋发聩,可也颇有道理,一时听得朝臣震惊不已,但又带着谢钦佩,明明夏安昨日已经下达了自己的命令,薛敬此时言辞激烈的上述,这不是摆明了要和夏安对着干么……
群臣呆呆站在原地,等着事情的进一步发展,也等着夏安与薛敬进一步表态。
所有人都被义正词严的薛敬所震撼,可大家都忘了薛敬的奏章中还牵扯到一个人,那就是大将军李怀义!
而此时的李怀义早已经是面如土色,李怀义从下定决心要为李星染争这一个北境练兵的机会开始,便想好了会接收到什么样的批判,但李怀义还是没想到态度最为坚决,言辞最为激烈的竟然是薛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