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麻袋的形状有些怪异,边缘硬朗,似乎不是装着寻常的货物。
更重要的是,那人的背影和几天前情报中描述的一个走私货主特征有些吻合。
陆阳心头一紧,正要上前确认,可脑海中却闪过另一个画面——在上海街头,因为犹豫了一下,他眼睁睁看着一个可疑的家伙消失在人流中,当时他懊恼了很久。
那种错过重要线索的愧疚感让他不由得顿了一下。
就在这片刻的迟疑间,那扛着麻袋的身影已经拐进了另一个弯,彻底消失在视线里。
陆阳低声咒骂了一句,但他知道,在没有十足把握和支援的情况下,冒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内心的不甘。
继续按照计划,前往下一个探查点。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他辗转了六七个不同的茶馆、货栈和街口。
每到一处,他都仔细观察,竖起耳朵倾听,用眼神扫描每一个可能的目标。
酷暑难耐,汗水早已浸透了他全身的衣衫,黏腻得像是裹了一层浆糊。
喉咙干得冒烟,舌头仿佛都要裂开一样。
他看到了路边小贩吆喝着卖冰镇酸梅汤,那酸甜的滋味光是想一想就让人垂涎欲滴。
但他摸了摸口袋,里面只有几个零钱,勉强够买一顿最简单的饭菜,酸梅汤这种“奢侈品”是无论如何也舍不得的。
他们手里的活动经费十分紧张,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就在他靠在一堵墙边休息,用手背抹去额头的汗珠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旁边响起:“老陆,你怎么也在这里猫着?”
陆阳转头,看到一个穿着体面长衫、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是陈斌。
陈斌是这次新汇合的同志,出身南洋的华侨富商家庭,这次是受组织调派前来协助。
虽然家境优渥,但陈斌身上没有丝毫的纨绔气,干起工作来认真负责,只是缺乏实战经验,显得有些书生气。
“陈斌,你也辛苦了。”陆阳对他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蹲点呢,看有没有鱼上钩。”
陈斌叹了口气:“我在这边转了两个多小时,除了几个晒太阳的老头子,什么可疑的人都没看到。这大热天,感觉人都快烤化了。”他从怀里掏出手帕,斯文地擦了擦额头。
“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放松警惕。”陆阳说,“日本人精得很,可能就在你眼前晃悠,只是伪装得好。”
“那倒是,”陈斌点头,压低声音说:“对了,局里那边发来新的通知了,这次悬赏提到了五百块大洋!”
“五百?!”陆阳挑了挑眉。
他知道这个案子重要,但没想到悬赏会这么高。
这也侧面说明了这批稀有金属的价值和上面对此案的重视程度。
陈斌接着说:“侦缉科的王科长亲自下的令。他还特意提到了你,说你‘会外语、字迹工整’,是个细致的人,应该多派些外勤任务。”
陈斌说到这里,眼神有些古怪,“不过我怎么感觉,王科长给你派的都是这些跑腿的活啊?按说你的履历和能力,不该一直在基层盯着这些小鱼小虾。”
陆阳心中了然。
他知道王科长其人,据说能力不错,但有些心高气傲,更喜欢掌控核心情报,对外勤则更依赖那些在底层摸爬滚打了多年的线人。
他一个从外地调来的“关系户”(表面身份),又是年轻人,自然不会一开始就被委以重任。
王科长说他“细致”,恐怕只是场面话,实际是把他当作一个能吃苦、会记录、不容易引起注意的工具人来用。
他也不在意这些,只要能完成任务,扮什么都无所谓。
“没事,都是工作。”陆阳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