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非洲创业实录笔趣阁 > 第一百二十三章 钢铁(第1页)

第一百二十三章 钢铁(第1页)

1929年东非城市化率相对应的则是东非城市的迅猛发展,其中有十四座城市市区人口突破百万,一座城市人口突破两百万。

东非第一个人口突破两百万的城市是蒙巴萨,随着金融市场的建设,印度洋沿岸资本流入,近些年蒙巴萨发展进入快车道,正式超越了达累斯萨拉姆,坐上了东非第一大城市的宝座。

而在新晋百万人口城市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莱茵市,坎帕拉市,太特市和马普托市。

统计局局长董宇说道:“莱茵市是帝国首都,同时又是东非中部的双核交通枢纽城市中的一个,加上行政,科技,金融,教育,医疗公共资源优势,强势崛起并不奇怪。近些年来东非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迅猛,而莱茵市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城市之一。”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新法兰克福市,承接了主要的第二产业和物流交通压力,1929年,新法兰克福市的人口也达到了167万。莱茵市和新法兰克福市加起来,人口接近三百万,如果再加上卡布韦,则在三百万以上。”

对比同时代的大部分国家首都,莱茵市是比较特殊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莱茵市工业比较少。

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德国的柏林,苏联的莫斯科等等,无不汇聚了大量的工业,甚至于这些国家首都的工业,比许多落后小国,全国的工业都要强大。

而东非首都则将工业,交通等职能分摊给了新法兰克福市和卡布韦市,所以,统计局局长董宇才会将这三个城市放在一起讨论。

当然,像莱茵市这样首都或者首府也有类似案例,比如美国的华盛顿,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它们的工业放在本国或者地区,都不是最强的。

不过这两座城市形成的原因和莱茵市有很大区别,莱茵市是东非政府主动推动建设的,而华盛顿和堪培拉则是政治妥协的结果。

华盛顿成为美国首都是因为南北战争后,弥合南北方伤痕需要,而堪培拉则是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两座城市相互不服,不得不选择堪培拉。

弗里德里希说道:“莱茵市和新法兰克福市,这些年来的发展,确实比较迅猛,这也是出于国家政治稳定的需要,而中央省内的其他城镇,比如基特韦这几年转型也不错。”

莱茵市作为帝国中心,经济和工业实力最好不要太差,但是又不想承担过多的工业,所以新法兰克福市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兼顾这两点。

董宇接着说道:“除了莱茵市,马普托市和坎帕拉市的飞速发展和国家政策息息相关,分别对应这些年来,国家对大湖区和南方地区的大力扶持,从而协调和均衡国家区域间的平衡发展。”

“而这两个城市,就是大湖区和南方地区的代表,除此外,姆万扎,基苏木,奥托,布隆方丹,新汉堡港等城市的经济增速也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东非五五和六五期间,大湖区和南方的省份是国家层面的重点发展区域,而这些地区的工业化,也是东非近十年来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最后是太特市,太特市是现在帝国钢铁工业的中心,他的优势在于煤炭和钢铁资源丰富,同时还兼具赞比西河的航运优势,航运优势是过去东非其他钢铁工业中心所不具备的。”

“这样一来,即便未来太特省的煤炭和铁矿资源枯竭,它依旧能够从海外进口资源,来稳定自己的地位。”

“更别说太特市处于波西米亚和马拉维工业区的衔接地带,这更有利于其资源的汇聚。”

除了这些优点以外,太特市因为处于内陆,所以兼具国防上的优势,战争时期,沿海容易成为打击目标,太特市就能够借助赞比西河发展航运,安全性又高于沿海城市,再加上他本身陆地交通,还有矿产资源优势的重迭,可以说是最理想的钢铁工业基地。

1929年,东非百万人口城市分布比较均衡,除了北方地区,还有西南以外,其他区域都有百万人口城市分布。

除了人口规模达到百万以上的大城市,中小城镇发展也可圈可点,比如金沙萨,本格拉,欣代,索约等等。

而工业和人口分布上,东部地区依旧占主要优势,中部,西部和东部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大湖区还有南方省份发展迅速。

北方地区虽然乏善可陈,但这并不意味北方没有进展,随着东南非共同市场的建立,北方地区的机会也开始增加,尤其是随着阿比西尼亚,南德意志王国等经济的发展,他们的市场也随之增长。

等到南德意志王国人口和经济体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将极大改善东非北方的经济区位条件。

因为南德意志王国本身国土面积接近二百万平方公里,有形成大国的基础,只是其人口体量太小,不过南德意志王国人口突破千万规模,最长也就未来二三十年内的事。

……

随着时间发展,东非其他方面的统计数据也开始逐渐出炉。

“在1928年,帝国的钢铁产量达到了惊人的六千二百万吨,比十年前,增长了近二千万吨,比美国还要多一千多万吨,从美国近些年的钢铁产量判断,他们去年的钢铁产量应该在五千万吨以上。”

“虽然帝国依旧是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但是就近些年钢铁产量的增速上,我们是不如美国的。”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1920年后,帝国一直在对钢铁产业进行调整,尤其是国有钢铁企业,淘汰了大批落后产能。”

“而这几年,钢铁产业增量中,很大一部分贡献来自民营钢铁企业,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弗里德里希听着工业部的报告,对于目前东非钢铁产业发展,也有了大致了解。

近十年来,东非新增的两千万吨钢铁产量中,大一部分来自外资和东非民间投资,而东非钢铁产业的主力,也就是那些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则一直在更新设备还有限制产能的盲目扩张。

虽然,国有钢铁企业的产量变化不大,但是依旧在东非钢铁产量中占据大头,而且通过这些年的“瘦身”,变得更加精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