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非洲创业实录篱笆 > 第一百二十三章 钢铁(第2页)

第一百二十三章 钢铁(第2页)

相对应的,过去十年经济整体上是过热的,东非市场上对钢铁的需求也快速增加,而国有企业产量跟不上,自然也就促成了外资和民间资本自动补齐市场上的空缺。

不过,世界钢铁产量发展最突出的还要属美国,美国的钢铁产量追平了前世同时期美国的钢铁产量,也就是五千多万吨。

要知道,本时空里美国在工业上可是有着东非和德国两个强大对手,东非作为新兴经济体不用多说,德国工业同样不容小觑,在战后迅速恢复,并且没有前世战败国条约的限制。

所以,美国钢铁产业在东非和德国两个同样比较强劲对手的竞争下,居然能达到前世同时期水平,这显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如今美国市场的“火热”程度。

尤其是和东非对比后,就更加明显,要知道东非作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同时市场规模也要大于美国,毕竟东非人口接近两亿,而美国只有一亿两千多万。

也就是说,在不考虑海外市场的情况下,东非天然比美国多出将近八千万人口的市场,但是,美国的钢铁产量却只比东非少了一千万左右。

就算海外市场,美国和东非之间的差距也不可能太大,所以,美国的钢铁产量显然是不合理的,已经远远超过它自身对应的市场规模。

这也就意味,美国经济的泡沫达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

东非钢铁市场,东非政府还能进行干预,而美国基本上是放任市场的野蛮增长,但是如今美国正在“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咆哮的二十年代,绝大部分美国人的理性已经完全丧失。

除了东非和美国这两个不能以常理推之的国家以外,德国钢铁在过去十年里,得到了飞速发展。

在战后极短的时间里,德国的工业就全面恢复,因为一战中,德国本土基本没有受到太大打击,原本工业设施保存完整。

并且在战争后,欧洲其他地区重建,尤其是德国周边地区,也就是原主要交战区对钢铁需求十分旺盛,这让德国钢铁企业在战后吃了个饱。

截止到现在,德国的年钢铁产量已经突破了两千万吨,而前世德国在二战前,钢铁产量才达到这个水平。

就从钢铁产业发展的情况来说,如今的德国远比前世同时期更加强大,尤其是工业领域,德国已经是事实上的欧洲领头羊,反观英国和法国的工业,发展就相对缓慢了。

尤其是英国,这十年里英国的钢铁产业不仅没有进步,反而整体上呈现衰退趋势,不仅技术已经落后,产量也越来越低。

也就是英国依旧有庞大的殖民地托底,否则的话,英国钢铁产业很有可能出现“大溃败”的局面。

不过,正是因为德国过于强大,这也让其他国家,对德国的戒备心日益上升,甚至已经有部分国家和苏联暗地里接触,从而扶持苏联来遏制德国的发展。

至于,东非和美国为什么没有这种待遇,那是因为东非和美国已经完全成了气候,根本没有被遏制的可能性。

而德国不同,虽然德国的工业和军事实力强大,但它对周边国家并非压倒性优势,这就让其他国家在对付德国方面,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而其中最好的对象就是苏联,苏联体量庞大,但是工业和军事能力远不及德国。

前世,德国因为战败的原因,所以采取和苏联的合作,让苏联的军事和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就比如两国联合研制武器等等。

而这个时空里,苏联也就没了这个机会,反而被德国严防死守,这显然极大限制了苏联获取军事和工业技术的途径,再加上沙俄和之前苏联对德国的糟糕战绩。

这使得整个国际社会都不看好苏联,假设两国发生战争,那大部分人都认为德国必然会取得胜利。

如此“贫弱”的苏联,显然需要一定的扶持,从而来达到部分国家制衡德国的需要,这其中就包括英国,法国,甚至是美国和东非这种域外国家。

法国反德的意图是公开的,而英国对德国也算新仇旧恨,至于美国和东非,同样不希望欧洲出现一个能够主导欧洲的强权出现。

因此,苏联就成为了这个被“选中”的国家,这也导致很多国家目前和苏联的关系十分微妙。

一方面他们仇视苏联,但是另一方他们又需要苏联来维持欧洲的平衡,所以,许多国家在对苏联的态度上十分矛盾。

可能也只有德,奥,日这三个列强,在肢解和扼杀苏联的态度是最坚定的了,他们和苏联有着直接的领土矛盾,意识形态冲突,利益冲突等等。

德国和奥匈帝国都对东欧市场十分重视,而苏联也想向西扩张,他们之间属于不死不休的关系,而日本和苏联的矛盾在于远东。

这是列强对苏联的态度,而非列强和苏联之间,奥斯曼帝国显然和苏联的矛盾也挺大,至于远东帝国和苏联也有领土上的纠纷,只不过这些国家实力太弱,即便他们和苏联有矛盾,却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东非对苏联的态度就十分暧昧了,就现阶段来说,苏联的存在对于东非利大于弊,东非可以打着反苏的旗号,加快进入中东,中亚等地区,扩大势力范围。

同时,苏联和东非之间的实力差距过大,所以东非对苏联并不太过担忧,苏联唯一能对东非产生威胁的也就是意识形态武器,可东非同样有反制苏联的办法,东非民众不是没有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所以被蛊惑的可能性小,同时,东非“工党”也能对苏联思想武器进行缓冲。

最后则是东非的沙俄流亡政府,虽然如今苏联政权已经稳固,但用来恶心苏联人还是可以做到的,而且,苏联内部斗争严重,这也就意味着总有对苏联政府不满意的人,源源不断的出现,这些人里总有能被帝国主义国家“诏安”的存在。

实际上,随着苏联工党掌权到现在,也有将近十年时间,世界各国对苏联的“恐惧”,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一定程度的减弱,至少近期苏联在对外输出方面,就已经失败了两次,也就是匈牙利和远东帝国的两次失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