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依旧是如今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而德国作为欧洲的十字路口,这有利于德国汽车向欧洲其他国家的出口。
加上德国工业品的信誉和扎实用料,因此德国汽车在欧洲销量很大,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德国本土资源相对匮乏,就比如石油,这极大限制了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至少德国本国市场,汽车产业发展因此受到一定的阻力。
至少德国政府要因此考虑本国的“能源安全”,缺乏石油,那就减少市场上的汽车存量,并且大力发展替代能源,或者公共交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等。
不过,这并不影响德国汽车的对外出口,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小国,他们没有德国这种大国的顾虑。
斯图加特的汽车产品,就有不少销往国外,比如奥匈帝国,波兰,法国,荷兰,比利时等等。
这座城市的汽车工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起步,加上此前,斯图加特在机械制造领域拥有扎实的基础,所以在德国汽车工业彻底发展起来后,斯图加特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德国汽车工业的重要中心之一。
德国其他城市,诸如吕塞尔海姆斯,慕尼黑,茨维考,柏林,埃森等等,也有汽车产业发展,不过规模都不如斯图加特,就比如柏林,柏林的汽车企业基本依靠一些中小规模车企支撑。
埃森的汽车产业,则是德国军工巨头克虏伯的尝试,但也没有发展起来。
这些是德国本土汽车工业发展的代表城市,在德国也不缺乏其他东非和美国车企投资建厂,东非车企就在斯图加特设置有生产线。
阿尔布雷希特笑着说:“要论对斯图加特发展的见识,可能我还没有您了解的多,毕竟我年轻的时候,基本在维也纳生活,1921年才正式继承符腾堡王国的王位。”
斯图加特作为距离黑兴根最近的“大城市”,恩斯特年轻时候,也没有少来,但那都是上个世纪的老黄历了。
他接着说道:“而且,斯图加特的发展,其中东非的贡献也不少,很多产业都有东非的投资。”
就是到现在,斯图加特的东非投资产业都不少,毕竟莱茵皇室的老家,黑兴根只不过是一座小镇,就算莱茵皇室回馈,它也吃不了那么多。
恩斯特感慨地说道:“斯图加特也算我年轻时回忆不错的地方,小时候我和父亲,去过最多的城市就是这里。这次欧洲之行,也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到斯图加特来了。”
恩斯特这次来欧洲的一个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故地重游,所以最后一站是他的故乡黑兴根。
除此外,远东帝国也是恩斯特想要去的地方之一,只可惜,以前他并没有太多的精力,现在国家政务有弗里德里希皇储分担,才能抽空到欧洲一趟,以后有机会,他想到前世的家乡看一看。
……
一个星期后,恩斯特的欧洲之行彻底画上了句号,在黑兴根的霍亨索伦城堡小住几日后,他踏上了回国的旅途。
而在恩斯特在大海上漂泊的时候,大西洋彼岸的纽约,正在发生一场载入史册的大事件。
1929年8月15日。
纽约华尔街股市突然崩盘,从15日到接下来的几天,几乎所有股票价格一路狂跌,上千万支股票被抛售,数百亿美元瞬间蒸发,美国的繁荣的二十年代宣布结束了。
而美国股市完蛋的同一时间,一条加密电报,也迅速通过大西洋的电缆,向东非首都莱茵市传来。
弗里德里希皇储立马召开了紧急政府会议。
“诸位,就在今天上午,美国的股市崩盘了,我想所有人都应该重视起来,这场发生在大西洋对岸美国的股灾对我们,乃至全世界意味着什么!”
“这场股灾的爆发,说明了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即将以美国为中心,向全世界扩散开来,而美国是仅次于我们东非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国,他们的工业产能并不比帝国少多少。”
“接下来,美国的廉价工业品将如巨浪一样,冲击全球商品市场,从而引发国际市场工业品价格的血崩。”
“尤其是我们东非,德国这种工业最活跃和发达的国家,毫无疑问将最先受到冲击,所以,现在政府应该立刻开始启动预案,督促东非企业,先美国一步把库存尽可能的抛售出去。否则再过些日子,再低的价格也卖不出去,只能砸在手里……”
经济危机下,最先受到冲击的毫无疑问是那些工业国,而且工业越强大的工业国,受到的冲击也就越严重。
而之所以美国和前世一样率先爆发危机,这得益于美国市场的野蛮发展,不过,即便东非政府早就做了一些措施,也不可能避免被美国引爆的经济危机波及到,谁让东非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同理,工业十分发达的德国,也有极大可能成为危机爆发后第二波遭殃的国家。
反而是法国这种工业一定程度上相对衰退的国家,可能爆发经济危机的时间会往后拖延,至于,英国情况比较特殊,虽然这些年英国工业发展情况并不理想,但是英国的金融业十分发达,这也意味着英国接下来可能最先受到美国经济危机的波及,尤其是在美国大量投资都来源于英国的情况下。
当然,弗里德里希皇储现在根本没有心思管其他国家的死活,他要首先保证接下来东非的损失能够降到最低,至于避免经济危机在东非发生,这种情况不可能存在。
如今东非和二十年前不同,随着东非经济和世界市场的深度绑定,经济危机必然会蔓延到非洲大陆上来。
尤其是东非的外贸企业,接下来,美国工业品价格崩盘,首先会对这些企业造成巨大打击,因此东非政府只能断臂求生。
弗里德里希皇储吩咐说:“所有涉及到外贸的国有企业,要第一时间通知,让他们尽快处理囤积在手里的海外订单,同时对民间市场发出预警,引导他们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
随着东非政府的快速动作,仅仅是会议结束的后,一条条信息,就通过电话,电报等等方式,从莱茵市迅速向全国各地发出,东非国有企业最先做出预案,至于私人市场,即便有政府的提醒,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识到接下来的风险。
这一点并不奇怪,毕竟此时,大洋彼岸的美国政府,在经济危机已经到来的情况下,包括其总统胡佛都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