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德国,奥匈帝国还有日本,不怎么和苏联打嘴仗,但却是最坚定的反苏分子。
……
北方牧场。
从上个世纪开始,处于索马里和东非高原之间的干旱草原地带,就已经成为了东非全国最主要的大牧场之一,塔纳河沿岸,一直到下游的三角洲地带,水草丰茂,驯养着大批牛羊和马匹。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东非版图的扩张,其他大牧场的崛起,对当地的产业形成了巨大冲击,同时,随着东非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进口乳畜产品,在东非国内市场的份额也在不断加大。
比如阿根廷,巴拉圭等南美国家的牛肉,皮革和奶制品,随着和东非贸易的扩大,进入东非市场,这些优质畜牧业产区,本身产量就大,畜牧业产品质量更是东非本国大部分牧区难以比拟的,因此在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下,北方牧场的风光已然不再。
同时,因为环境问题,北方牧场的气候也在大幅度恶化,北方的沙漠,因为过度放牧导致的草场退化,而不断南下,侵蚀,这让本就不景气的北方牧场,更是雪上加霜。
而1929年末,东非政府正式决定以保护环境,治理沙漠,恢复生态等理由,整顿和治理这处为东非早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大牧场,东非政府环境调查组正式入驻加里萨市。
加里萨市,位于塔纳河上游的河畔,是区域内最大的城市,也是重要的农牧产品集散地。
和下游不同,塔纳河上游基本处在沙漠之中,塔纳河就像一条绿色长城,点缀在黄沙之中,而加里萨市除了挨着塔纳河的一侧,三面皆被黄沙包围,该市的支柱产业,就是畜牧业,基本围绕塔纳河两岸展开。
在加里萨市政府办公室里。
调查组组长杨帆对市政府的主要官员们说道。
“科尔市长,如今加里萨市的环境问题,显然已经对区域生态造成了严重影响,这几天,我们沿着塔纳河,看到了诸多让人触目惊心的情况。”
“大量的植被和草场被破坏,河岸边裸露着大量沙地,那些细碎的砂石,被河水侵蚀吞没,整条河道因此变成黄色,带着大量泥沙顺河而下,二十年前,塔纳河两岸的生态远远没有今天这样糟糕。”
“如果继续过度放牧,并且毫无节制的开拓牧场和农田,那塔纳河很有可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同时,因为泥沙问题,也给下游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所以,加里萨市必须立刻付出行动,停止对塔纳河两岸的破坏性开发,恢复当地生态,减少牲畜数量,缩减牧场数量和面积,同时大量造林植草,恢复河流两岸的生态……”
科尔市长面带苦色的对杨帆说道:“杨帆组长,你说的容易,但是我们加里萨市的支柱产业就是畜牧业,关系着我们市成千上万居民的生计问题,如果把这些牧场裁撤掉,那我们的财政和百姓的生活如何保障?”
杨帆对他的说辞并不多加理会,而是继续直言道:“科尔市长,你既然说到了居民的生计问题,那我问你,假设你们对如今的产业结构,丝毫不做出改变,那塔纳河还能坚持多少年?”
“塔纳河本身就不是一条大河,它的水量偏少,而当地的气候也十分干旱,生态十分脆弱,按照你们如今的开发速度,那过不了十几年,整个塔纳河上游的生态,将彻底崩溃。”
“那时,整个塔纳河都不需要考虑生计问题了,就是一块像样的,能够长期生存的土地,恐怕都不多了。”
“因此,你也别说什么困难,现在加里萨市的开发,本身就是断送这里的未来,到时候,你们这一届官员拍拍屁股走人了,加里萨市的百姓谁来管?所以,你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恢复当地的生态,这样才能谈未来的问题。”
“至于眼下,可能造成的一些困扰,与之相比都是小问题,而且,这次政府既然派调查组到来,那就说明了未来中央政府对塔纳河流域治理的态度问题。”
“所以,这个时候,加里萨市不能只盯着经济账,环境账也要算的更清楚,而未来加里萨市能否转型成功,也关系到你们的前程。”
随着杨帆的一番话,加里萨市政府也知道了这次他们没有拒绝的权利,中央政府的态度已经十分明显了,就是要加里萨市自斩一刀,而加里萨市的支柱产业,也就是畜牧业接下来必然会受到重创。
于是科尔市长话锋一转,问道:“那我们市,应该怎么转型?想必杨帆组长你也清楚,除了放牧以外,我们市基本没有太多选择,即便市里的一些产业,也基本围绕乳畜产品加工展开,加里萨市人口本来就不多,交通也不太便利,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资源。”
对此,杨帆说道:“如我之前所说,加里萨市目前的唯一选择就是恢复当地生态,避免沙漠的进一步蔓延,但是,针对这一点,并不是完全要取缔如今加里萨市的农业。”
“而是围绕环境保护为核心,发展可持续性农业,这一点,你们可以参考朱巴省和北方省的经验,他们在农业领域走的就是可持续开发的路子。”
“除此外,你们也可以积极拓宽思路,重点发展旅游业,服务业等产业,毕竟加里萨市在整个帝国也算比较有特色的城市,而且距离经济发达地区也不算太远。”
杨帆口中所谓的发达地区,基本上是北方铁路一线,包括现在东非第一大城市蒙巴萨,重要工业城市内罗毕,基苏木等等。
当然,杨帆看似说的头头是道,但实际上加里萨市就算按照这个思路调整产业机构,恐怕也做不出什么成绩,不过这一点也不重要,毕竟加里萨市本来在东非就比较平平无奇,此前基本也是可有可无的存在,所以再调整产业机构,基本也不会太差。
而这次东非政府关注这里,实际上并不是真的对所谓“环境问题”感兴趣,而是打着保护生态环境的口号,销毁本国过剩的农业产量,从而为接下来应对经济危机冲击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