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第51章第五十一章何不望神州
nbsp;nbsp;nbsp;nbsp;赛珍珠故居位于镇江市区,距离西津渡不远,闹中取静,是一座相当漂亮的小楼。
nbsp;nbsp;nbsp;nbsp;这里无需预约,卡卡只在进门时做了登记,看着登记访客的日期,她是今天的第三位拜访者。
nbsp;nbsp;nbsp;nbsp;赛珍珠女士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年,童年到青少年时期都在镇江度过,足有十八年。
nbsp;nbsp;nbsp;nbsp;她翻译了《水浒传》《红楼梦》的英文译本,更是以将《水浒传》译为“Allmenarebr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闻名。
nbsp;nbsp;nbsp;nbsp;在赛珍珠故居旁还有着赛珍珠纪念馆,卡卡走上黑漆楼梯,进入小楼。
nbsp;nbsp;nbsp;nbsp;小楼里各处都是复原出的场景,一楼乃是客厅,活动室以及餐厅,墙上还挂着赛珍珠与家人的照片。二楼则是会客厅,书房,卧房,任何一个房间都可随意出入。
nbsp;nbsp;nbsp;nbsp;卡卡关注到的在书房的桌案上,台灯旁是青花的笔筒与羽毛笔墨水瓶。
nbsp;nbsp;nbsp;nbsp;这不知是复原的,还是原本如此,可卡卡又觉得,或许当年赛珍珠女士生活在这里时,必然也曾这般摆放过,中西合璧。
nbsp;nbsp;nbsp;nbsp;在桌案旁就是玻璃窗,阳光与绿意穿过泛着米黄的窗帘打在室内,为这栋长久无人,有些冷冷的小楼添上一点暖意。
nbsp;nbsp;nbsp;nbsp;故居本身的面积有限,只是一栋小楼,若是快些,上下楼十分钟也就看完,即便卡卡数次驻足停留,走完也不到半小时,下了楼,又走向了隔壁的赛珍珠纪念馆。
nbsp;nbsp;nbsp;nbsp;赛珍珠纪念馆同样是两层,分了五个区域来进行介绍赛珍珠女士的生平事迹,并做出了一定的场景复原,还有安放在展柜里的部分私人物品,但实物资料并不算多。
nbsp;nbsp;nbsp;nbsp;“中国人是人类历史上杰出的一个民族nbsp;nbsp;,现在他们拼命地搞现代化建设,搞工业化建设,你们可以相信,他们会以闪电般的速度完成他们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
nbsp;nbsp;nbsp;nbsp;墙上的展板留着当年她说过的话语,卡卡不知道这是赛珍珠女士什么时候说过的,但这句话好似预言,而今已然实现。
nbsp;nbsp;nbsp;nbsp;1937年,米高梅将赛珍珠女士获得诺奖与普利策奖的《大地》拍摄成电影,这部讲述中国农村故事的电影男女主演是外国面孔来饰演,卡卡在网络上搜索一番,1937年的老电影至今受人赞誉。
nbsp;nbsp;nbsp;nbsp;卡卡花了一个小时游览完整个纪念馆,脚步停留在纪念馆的留言簿前。
nbsp;nbsp;nbsp;nbsp;在来到这里之前,她只记得自己依稀听过赛珍珠的名字,但关于这位女士曾经做过什么不太清楚。
nbsp;nbsp;nbsp;nbsp;可来到这里,看过赛珍珠的成长经历,这位自幼生长在中国,以汉语为第一语言的美国作家,她不止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nbsp;nbsp;nbsp;nbsp;她支持抗日战争,为中国人民募集钱款医药。
nbsp;nbsp;nbsp;nbsp;她创办欢迎之家,成立赛珍珠基金会,收养并帮助亚洲血统的弃儿。
nbsp;nbsp;nbsp;nbsp;“美国人认为她是中国人,中国人认为她是美国人。历史对她并不公平,我是赛珍珠班的学生,我记得她,镇江人不会忘记她。”
nbsp;nbsp;nbsp;nbsp;留言簿上的字迹清晰可见,卡卡继续往前翻了翻,有人从淮安来,有人从南京来,有人读过了《大地》而来。
nbsp;nbsp;nbsp;nbsp;“很少有人知道她在淮安住过,我奶奶讲过赛珍珠女士,可惜,真想让她看看现在的中国。”
nbsp;nbsp;nbsp;nbsp;“司徒雷登说赛珍珠是苏北人,两人合不来,我被笑死了。《庭院里的女人》好看!”
nbsp;nbsp;nbsp;nbsp;“她的墓碑上只有三个汉字,赛珍珠。”
nbsp;nbsp;nbsp;nbsp;卡卡想了想,也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笔迹。
nbsp;nbsp;nbsp;nbsp;“意外前来,刚刚了解赛珍珠女士的故事,回家就去读一读《大地》。”
nbsp;nbsp;nbsp;nbsp;从小公园内的纪念馆离开,卡卡看了眼时间,便决定在附近找个地吃午饭。
nbsp;nbsp;nbsp;nbsp;镇江河豚有名,但卡卡有些不敢尝试,她又吃了一顿锅盖面,与昨天不同的是,今天吃的是干拌面,别有风味。
nbsp;nbsp;nbsp;nbsp;下午一点,卡卡回酒店取了暂时寄存的行李,上了出租车前往镇扬汽渡。
nbsp;nbsp;nbsp;nbsp;是的,她今天并不直接从镇江回杭州,而是打算先体验一把“京口瓜洲一水间”,乘坐汽渡从镇江先到扬州,再从扬州回杭。
nbsp;nbsp;nbsp;nbsp;这是卡卡第一次乘坐汽渡,嗯,不算上午在焦山乘坐的摆渡船,如此正儿八经地专程来乘坐是第一次。
nbsp;nbsp;nbsp;nbsp;在汽渡站的机器上买票,一个人只需要三元,作为散客,卡卡直接上了二楼候船室。
nbsp;nbsp;nbsp;nbsp;等到上了船,单独的散客也是在二层的甲板上,卡卡看着天高云阔,看着一辆辆大车,小车不断开上渡船。
nbsp;nbsp;nbsp;nbsp;汽渡不多时就开船,站在甲板上,人随着渡船横亘江面,渡过长江,这让卡卡有种想要跳起来呐喊的冲动。
nbsp;nbsp;nbsp;nbsp;江上一艘艘的船,卡卡鲜少见过这样的场景。
nbsp;nbsp;nbsp;nbsp;京口瓜洲一水间,而今,她也来渡过了。
nbsp;nbsp;nbsp;nbsp;卡卡坐在渡船上看着长江水,忍不住摇头晃脑瞪着腿儿。
nbsp;nbsp;nbsp;nbsp;三块钱的汽渡船,简直是太值得啦!
nbsp;nbsp;nbsp;nbsp;从镇江到扬州单程的汽渡不过十几分钟,下船时,卡卡很是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