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我有龅牙作品 > 第 1 章(第3页)

第 1 章(第3页)

这一教,便是整整十五个春秋。赵观凛伏诛、今上即位,未舜门下朱紫戴冠之人来来去去,新颜把旧替……阁外的那棵杏树,十五年前落下的果子曾把观弥砸哭,如今在元临十五年,它还是会结果。

窗外漫天大雪,观弥蓦然想起,七日前赵观全在听闻陆氏的捷报后,面无喜色,只是领着她去宝塔,一俯一跪,亲手点燃了八千盏长明灯。

陆氏自太祖时便镇守后梁北境,到今上时已历三朝,手握岐北的八万翼威军。观弥跟着赵观全的这些年,从未见他插手朝政;只这一次,点完长明灯后他回王府苦寻许久,翻出裴策的旧作,递给她——

“请你用心去悟,去摹仿;你要从运笔走墨中窥探作画之人的性情,你要不遗余力地去认识他、了解他,直至能察他所思。”

肃王府内长谈,直至室内一尊水月观音身上的银白月华变为暖橘晨曦,观弥方轻轻搁笔。

岐北一战始于十月,期间定国侯陆归明二度上书请增粮饷,又于十一月廿五奏请朝廷调令岐北毗邻二州军力以援。帝举朝而议,后户部与枢密院应之,十二万石粮草北运,青州、应州两万步骑整组后直下容州。

然援军才入岐北地界,易州半数城池失守;易州知州兼云麾将军,定国侯长子陆澄,于城破之际不知所踪。

虽然后来失守的城池不过三日便被收复,陆澄与八千精锐亦在三日后出现在炬定关下,但陆氏伙同北狄骗取朝廷粮饷、借机豢养私兵而设局的言论四起。

定国侯腊月里的一封奏疏言辞恳切,谨敏至极,以易州之失为己罪,却丝毫不提陆澄。

好在彼时岐北监察使朱丕就在易州昭城,帝怒而未发,耐心地等着朱丕的札子解疑,以来决定是否将陆氏送上刑场。

等了七日,只等来了陆澄的奏疏,言朱丕前些天病死了。

坏就坏在,其一,朱丕乃同知枢密院事林封的舅兄,前半生出任在南方,自去了岐北后确实多病多疾,朝野共知。

其二,两年前东宫曾力主陆氏统协修葺边防,如今三年之期未至,边防图还未送到御案前。太子赵裕年十八,乃已故的贞敬皇后独子,深得陛下爱重。若陆氏折首,则太子为难。

其三,良将浪里淘金,实是难寻。明堂之上,先帝曾举着翼威虎符环顾众人,千里外北狄的重骑来势汹汹,虎符兜兜转转,又回到陆氏手里,直至今日。

烛火突然闪烁一瞬,赵观崇扶案起身,走至屏风前。

六扇曲屏上镂刻梅兰,随着他轻轻牵拉的动作,地上静止不动的花影似被吹拂,枝条摇曳间,翩翩探向观弥所立之处。

“陆氏如此,易州百姓何辜?”

观弥思绪回笼,俯下身,以头抵地:“先生,既然学生的画已有裴策九成神韵,您便让观弥去易州吧。”

赵观全闻言,默不作声地将她扶起来,一串佛珠在指间吱呀作响。

观弥便把在尚宫局发生的事娓娓道来,末了,又将那幅山水长卷小心地收好。

“先生,那裴策之女秦筝的模样,学生已记下了。”她笑了笑,“您不必担心。只要出了上京城,观弥便是‘秦筝’。”

佛珠在赵观全的指间越转越快,和着炭火燃烧的窸窣动静,发出了类似骨物摩擦的声响。

观弥的心好似被针轻轻挑了一下,越跳越快。

先生仁善,莫不是在怪她没有救下秦筝?可秦筝确实犯了宫规大忌,暂且不论她是细作,那几十杖也是不冤的。

观弥盯着脚尖,正欲将其中利弊言明,抬眸却见赵观全端起了案头的一碟桂月糕,向她递来。

“待你回来,”赵观全眉眼间满是疼惜,“我便认你做女儿,再过些时日,同瑞儿一样,给你寻门好亲事……”

观弥一手捧着黛兰瓷碟,一手捏起桂月糕正往口中送。听得此话一激灵,嘴里的桂月糕被咬得稀碎,清甜的味道刹时盈满了唇齿。

与此同时,一抹绯红染上她的耳朵。

“卢不妄,”赵观全佯装不察,唤贴身近侍入内;“为小娘子备好行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