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某个春天,汉普顿宫的拉丁文课堂上。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西塞罗的《论老加图》。各位,你们完成了昨天的阅读作业了吗?有谁谈谈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阿夏姆老师环顾课堂,爱德华王子和几位伴读的贵族子弟都心虚地移开了目光。
“达德利先生。”
罗伯特长叹了一口气,“额……这篇文章如题目所言,说的是老加图。嗯……老加图是罗马执政官,对宿敌迦太基很强硬,在他的坚持下罗马逆转劣势,最终打败了迦太基名将汉尼拔。最著名的就是坎尼战役和扎马战役。”
说到战争,罗伯特顿时口才流利,“汉尼拔在坎尼战役的战术非常完美,两翼布置了跟随他翻越阿尔卑斯雪山的精锐骑兵,他也最终依靠骑兵的优势获胜了。
扎马战役则形势逆转,罗马的骑兵数量占优。汉尼拔打算派象群冲锋破解,可是罗马也预见到了这一点,首先就扰乱了象群,保障了罗马骑兵发挥。可见战役的关键还是在骑兵的数量和质量。”
“咳咳,你分享的看法很有趣,达德利先生。不过我们这是拉丁文课。我是问——为什么西塞罗要用老加图的身份来论证?”阿夏姆老师无奈地问。
伊丽莎白犹豫地开口,“阿夏姆老师?”
“请讲,公主殿下。”
“我认为,西塞罗这么设计是因为老加图长寿且品德坚韧,是理想中的自己,也很符合本文‘老当益壮’的主旨。文章的对话体也非常经典,就像是柏拉图常用老师苏格拉底的口吻说话。”
“很好,很好!”阿夏姆老师赞叹,伊丽莎白公主原本只接受了启蒙教育,但她进步迅速,很快能理解文学哲思与修辞手法。
满意的阿夏姆老师这才进入正题,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文章赏析。
课后,爱德华凑到了伊丽莎白跟前,两眼闪着崇拜的光芒,“莉兹,你太厉害了!”
伊丽莎白谦虚地说道,“我只是提前读了课文。”
“你真的聪明又好学!难怪王后陛下那么喜欢你。她经常夸你,让我也勤奋一些。”
“这算不上什么。读西塞罗本身也是一种乐趣呀。”
爱德华的小脸皱成一团,“噢,我讨厌西塞罗。写了那么多文章,还都是失意的。”
“不失意,怎么写得出好文章呢?”
罗伯特走了过来,接话道,“那也不一定。百战百胜的恺撒也写书,很好看的。《高卢战记》和《内战记》,殿下看过吗?”
伊丽莎白摇头,“没有。我虽然久闻大名,但恐怕还看不懂原文呢。”
“放心,恺撒用词很简朴的。我家有一本,家父做了英文注释。我借给你。”
“太好了。谢谢。”
伊丽莎白拿到书的时候,心里忍不住期待雀跃。她坐在图书室,一页一页地翻过去,典雅的字体中间有颜色鲜艳的插图,恺撒有时身着洁白的托加长袍在元老院演讲获取支持,有时头戴罗马式的头盔在战场上身先士卒。他去过炎热的埃及,在尼罗河上泛舟,也来过不列颠,渡海的时候一定可以看到英格兰海岸线上的白崖。
“怎么样?好看吗?”罗伯特坐在她身边,笑眯眯地侧头看她。
她回以笑容,“很有意思!恺撒去过好多地方啊,而且打仗居然都赢了。”
“那是当然!恺撒是大英雄!”
“你之前在课上说的,那两次战役叫什么来着?”
“噢,那两次是恺撒之前的故事了,不过我还是可以为你简单介绍一下……”
-------
那是某个夏天,汉普顿宫的草坪上,男孩子们在上马术和剑术课。
伊丽莎白不能像他们那样骑马驰骋,只能以淑女姿态侧身坐在马鞍上,任由马儿闲庭信步,权当是放松休息。不一会儿,她也有些乏了,下马走到一棵大橡树下,坐在树荫里看向远处,爱德华他们正在手持木剑,练习剑术。
“伊丽莎白。”帕尔王后只带了几个贴身侍女走了过来,她们手里端着饮料瓷罐和杯子。
“凯瑟琳!”伊丽莎白站了起来。她已经与帕尔王后成了朋友,私下里可以直呼她的名字。
两人一同在树下坐着,侍女在一旁扇着微风。
“最近课业怎么样?”王后问道。
“已经开始学希腊语了,讲到了柏拉图。说实话,他的思考有些难懂。”
帕尔王后心想,对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来说,这种哲学思想的确有点过于深奥,于是温言安慰道,“也不必心急,先学好语言。随着成长,你自然会懂得一些道理。”
伊丽莎白点点头,“是的,先学希腊语本身。我喜欢学语言,现在法语和意大利语也熟练了。”
“噢?同时学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