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都铎王朝 亨利八世 > 改革进行时(第1页)

改革进行时(第1页)

随着英格兰内政、外交、财政、司法、军事、宗教事务的日益繁杂,原来的宫廷和贵族谘议院这些旧机构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托马斯·克伦威尔领导的改革派人士便开始了全面的政府重组。

一个似乎同往日一样寻常的早晨,托马斯·克伦威尔抱着一大摞文件来到玛格丽特一世的书房。

“陛下,英格兰急需一个更加高效、专业的政府架构。”托马斯·克伦威尔满怀期待地向玛格丽特一世呈上一份详尽的改革方案,“当前的枢密委员会并非常设机构,也没有固定成员。枢密官人数众多,不但不便召集开会,而且被因循守旧的教俗贵族所充斥。这种庞大松散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玛格丽特一世仔细翻阅着方案:“你提议建立一个完全脱离宫廷的新‘枢密院’?”

“是的,陛下。”托马斯·克伦威尔谨小慎微地解释道,“这将是一个独立于王室管家机构之外、具有稳定结构和工作程序的政府行政机构。枢密院的成员须全部为国家的重要官吏,具有特殊才干和专门特长,掌握着国家或王室的重要部门。”

按照这份方案,枢密会议将从松散的大议会中独立出来,并逐渐规范化。托马斯·克伦威尔首先重建了枢密会议的核心,即由部分成员组成的常务顾问班子。其次,他以首席国务秘书的身份拟定枢密会议的详细议程,对议会草案进行修改和审批。最后,他还设立了一个管理名册和会议记录的官员,使枢密会议进一步程式化,规范化。

至此,一个由大法官、财政大臣、枢密院长、掌玺大臣、国务秘书、外交大臣、警务大臣、会计官、御前大臣等十几位主要专职大臣组成的枢密院建立起来,成为了中央政府的新核心。玛格丽特一世作为女王拥有任免枢密大臣的全权,并是枢密院会议的名义主持者。枢密院定期开会,作为一个整体管理国家事务。

“选拔枢密院大臣的标准是什么?”玛格丽特一世翻到了文件的最末一页后问道。

“忠诚、能力与专业知识,陛下。”托马斯·克伦威尔连忙答道,“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懂得治国之道的专业人才,而非仅仅依靠血统获得地位的贵族。当然,如果有贵族同时具备这些品质,我们也欢迎他们加入。”

玛格丽特一世赞许地点头:“这样一来,枢密院便成为独立于宫廷之外,管理国家公务的常设性行政机构,这将使国家向着制度化范式转变。但这项改革必然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尤其是那些世袭贵族。他们不会轻易放弃权力。克伦威尔阁下,你要成为很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托马斯·克伦威尔微微一笑:“陛下,您最后所说的不是尚未发生的未来,而是已经成为事实的现在。改革必然伴随着阻力,但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最终会赢得民心与历史的认可。”

“那么,我希望能看到更具体的人选名单和实施计划,一周后向我汇报。”玛格丽特一世命令道,“待改革大业已成,我不介意让你这样一位忠诚的朋友跨入贵族的行列。不过也请你注意好自己的小尾巴,克伦威尔阁下。你的步步高升,只会让那些世袭贵族们越发想要收紧套在你脖子上的绞索呢。”

在玛格丽特一世的意有所指下,托马斯·克伦威尔先是陷入了狂喜,随后又像掉进了冰窟窿一样瞬间清醒过来。他当即下定决心,以后要更加严格地规行矩步,绝不留下任何授人以柄的破绽。

……

通过对枢密院的改革,托马斯·克伦威尔成为了事实上的政府首脑。一心想要缔造心目中那个全新国家的他仿佛有着源源不断的精力,在这短短一年的时间内主持国会通过了《教士顺从法》,把宗教案件的最后裁决权转移到世俗人手中;颁布了《叛逆法》,规定严惩那些蓄意侵犯女王的尊严与权威者,从而以法律的形式强化了玛格丽特一世在英格兰王国内的政治权威;《教士首年薪俸法》付诸实施,剥夺了罗马教廷对英国的征税权;发布了一项法令,将威尔士边境内所有杀人案和叛逆罪的审判权移交到在边境上设立的英格兰法庭。

在操纵议院通过一系列建设性法案的同时,这位似乎永不疲倦的杰出政治家开始着手建立相对稳定的税收制度。他整顿财政,从国会获得十五分之一税、什一税和补助金的保证。凭借《教士首年薪俸法》的实施,把原来流入教廷的定期收入截留给国家财政。此外又对英国境内的教士薪俸征收十分之一的所得税,这些收入与国家关税收入一起,构筑了英格兰国家制度化税收的基础。

1529年新年过后又一个女王处理公务至深夜的晚上,玛格丽特·莫尔将托马斯·克伦威尔领入玛格丽特一世的私人书房。莫尔小姐的老师多萝西夫人因为年岁渐长而撑不住早早歇下,但这位年轻的女士却还精神充沛。连依然不减威严气度的女王都在烛火的映照下流露出了一份疲色,她毕竟也有四十岁了,已经超过了这个时代人们的平均寿命。开启宗教改革后的这两年来,她常常在批阅文件、召见大臣的过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到远方的钟声响起才惊觉时刻已不早了。

“当前的改革进行得怎么样了,克伦威尔阁下?”玛格丽特一世问道,眼中带着倦意。

“十分顺利,陛下。全国各地都在推行新的政策,民众的反应大多是积极的。”托马斯·克伦威尔回答道,语气中带着看见理想一步步实现的满足,“财政收入增长了近两成,这要归功于我们对于税收制度的改革。”

玛格丽特一世点点头,沉默片刻后问道:“有遇到什么阻力吗?”

托马斯·克伦威尔略微犹豫后补充道:“不过,有些地区的教士仍在暗中反对宗教改革。尤其是北方几个郡县,那里的居民对传统天主信仰的坚持更为强烈。”

“有人组织反抗吗?”玛格丽特一世敏锐地问道。

“有些小规模的骚乱,但目前还在控制范围内。”托马斯·克伦威尔老老实实地回答,“我已派人加强监控,任何叛乱的苗头都会被迅速扼杀。”

玛格丽特一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月光下的王宫花园:“继续推进,但不要过于激进。我们需要的是稳定而持久的变革,而非短暂的激烈冲突。给民众时间去适应这些变化,同时严厉打击那些煽动叛乱的人。可以开始考虑在北方设立由中央直接控制的常设机构了,取代现行的北方临时委员会,不要等到叛乱真正发生了再去补救。”

“遵命,陛下。”托马斯·克伦威尔鞠躬行礼。

玛格丽特一世转过身,目光如炬:“托马斯,我们的改革不仅仅是为了巩固王权,更是为了让英格兰成为一个独立、统一、强大的国家。永远记住这一点。”

“我矢志为此奋斗终生,陛下。”托马斯·克伦威尔郑重地承诺道。

……

就在英格兰宗教改革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时,北方的苏格兰也开始面临信仰的挑战。新教思想已经从英格兰传入苏格兰,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在福克兰宫的议事厅内,玛丽一世正在主持一场重要会议。窗外阴云密布,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陛下,宣扬宗教改革的传教士越来越多,他们在民众中散布反对罗马教廷的言论。”安格斯伯爵阿奇博尔德·道格拉斯神情焦虑地汇报着,“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制止这种异端思想的蔓延!”

玛丽一世轻轻摆手示意他安静。想起那些她在丈夫亚瑟和表妹玛加丽塔的信仰之争中焦头烂额地充当调和者的日子,她的唇角流露出一丝微不可察的笑意:“如果这是这个国家的民众出自本心的选择,那我们也不能假装一切还能够保持不变。”

“但陛下,您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伦诺克斯伯爵约翰·斯图亚特惊讶地叫道。

玛丽一世微微一笑:“正是因为虔敬的信仰,我才更懂得宽容的价值。上帝创造了不同的花朵,难道他会只爱一种花吗?”她顿了一顿,将接下来的每一个字都咬得极重,“但倘若以信仰之名,党同伐异,为非作歹,即便在上帝面前也无法求得宽宥!我尊重诸卿发自内心的信仰抉择,也希望诸卿回报我以最为珍贵的忠诚。”说到最后,她的目光刻意停留在安格斯伯爵的身上,这位昔日摄政王太后伊丽莎白·都铎的亲密合作者似乎将年轻的女王的亲政视作一个契机,一心想要在苏格兰的政坛上独揽大权。

阿伦伯爵詹姆斯·汉密尔顿和阿盖尔伯爵阿奇博尔德·坎贝尔等逐渐被宗教改革思想中“脱离罗马教皇的掌控”等要义所吸引的贵族连忙表示臣服:“陛下圣明!您的宽容将为苏格兰带来长久的和平。”

安格斯伯爵等人暗暗咬牙,却也不能不在当下暂时屈服于这一人人表忠心的场面。眼看着女王一日日长成,一步步压缩着他们这些往日的摄政大臣的权柄,自觉不可坐以待毙的安格斯伯爵与伦诺克斯伯爵试图掀起一场王室政变,却被早有防备、已在身边聚拢起一股不可小觑的忠君势力的玛丽一世迅速挫败了阴谋。

心知即便以前与英格兰合作愉快,但现下的英格兰绝不可能庇护他们这些反对身兼威尔士王妃之位的玛丽一世的叛乱分子,深感无望的安格斯伯爵与伦诺克斯伯爵只能逃往坚持天主教信仰的法兰西,却在半途中被英格兰海军截获。在玛丽一世向姨母玛格丽特一世表达了不希望这些叛徒有生之年再次踏上苏格兰领土的意愿之后,安格斯伯爵与伦诺克斯伯爵随即被分别终身囚禁于卡莱尔城堡和谢菲尔德城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