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兵部侍郎李邦华,叩见陛下!”】
【李邦华中规中矩的向朱元璋三跪九叩。】
【朱元璋望着下方脸色刚毅的中年人,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他看人向来很准,对于李邦华,他一眼就认定这是一位难得的人才。】
【“李爱卿,咱今日来,是想要问问你对京营诸军的看法,可否为咱解惑?”】
【李邦华立刻回答道:“陛下想听,臣绝不敢有丝毫隐瞒。”】
【“京营自太祖高皇帝组建后,几经波折,到了如今,已经是名存实亡。”】
【“原本的京营应该有神机营,三千营等精兵猛将,可是正统年间,土木堡一战之后,京营精锐损失殆尽。”】
【“虽然后来于太保力挽狂澜,重新组建了京营,可是却已经是今非昔比,那个时候的京营已经开始逐渐沦落为勋贵子弟的名利场。”】
【“如今的京营不仅没有精兵强将,甚至连五万人都没有,全都是被勋贵子弟用来吃空饷。”】
【“陛下,臣说一句危言耸听的话,如果让现在的京营出城作战,恐怕三千女真人就能将京营全军覆没。”】
【在李邦华的讲述中,朱元璋的脸色逐渐铁青,手掌情不自禁的握紧,死死的攥着手中的毛笔。】
【此时此刻,他的心中早已经燃起了滔天的怒火。】
【他既恨子孙后代不争气,败坏了数十万精锐京营,又恨勋贵子弟无法无天,挖空了大明根基。】
【朱元璋建立京营,那是苦心孤诣,当年元末大乱,他率领众兄弟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
【可是新朝建立,问题却是层出不穷,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兵权问题,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个个手握兵权。】
【这些人大多是淮西勋贵,如果这些人抱团,他们手中的兵权将是皇室最大的威胁,为了铲除这些威胁,朱元璋建立京营,组建五军都督府,设立兵部,封王戍边,这才把兵权一步步归拢进老朱家的手里。】
【京营是大明朝的根基,或者说是皇帝的根基,若是中央朝廷没有强大的武力支撑,那迟早会沦为附属,到时候地方上尾大不掉,唐朝藩镇随时都可能成型,这是朱元璋最不愿意见到的场面。】
【其实,朱元璋的预料准确无比,就在不久的将来,辽西军镇吴三桂,湖南军镇左良玉等人,在看到朝廷空虚之后,就开始停掉不听宣,阴奉阳违,丝毫不把大明朝廷放在眼里。】
【这一切的后果,都是因为京营腐败,没有镇压天下的力量。】
【“这些勋贵竟然如此胆大妄为,难道他们就不怕咱雷霆震怒,砍了他们的脑袋吗??”】
【朱元璋声音森冷无比,好似是九幽之下传来的声音。】
【他心中杀机升腾,周身杀意大盛,谁都不会怀疑,他会毫不犹豫的举起刀子杀人。】
【李邦华说道:“陛下,这些勋贵串联一气,又怎么会怕?”】
【“从正统年间到如今,已经两百余年,这两百余年他们都是这样干的,早就形成了习惯,家中的吃穿用度,骄奢淫逸,银子都是从京营中捞取,他们也不可能轻易放弃。”】
【“若是陛下要整顿京营,恐怕立马就会遭到勋贵集团的反噬,还请陛下做好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