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都盼儿子传宗接代,但谁想要个畸形儿?
他们宁可没有,也不能要个怪物!
这桩惨案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周边生产队,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过热度没持续多久,因为一个更爆炸的消息传来了。
知青要来了!
知青,顾名思义就是有知识的青年。
在这个年代,特指那些从城里来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年轻人。
他们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
知青到来的那天,整个生产队的人都挤在村口看热闹,云菀一家也在人群中。
两辆驴车吱呀吱呀的驶来,在黄土路上碾出深深的车辙。
车上坐着三十多个城里来的年轻人,十五六岁到二十岁出头的样子,个个胸前别着大红花。
这些知青皮肤白的晃眼,像是能掐出水来的嫩豆腐。
无论男女都穿着整洁的衣裳,戴着遮阳帽,和晒的黝黑的村民们形成鲜明对比。
特别是那几个女知青,乌黑油亮的大辫子垂在肩头,姣好的面容让村里的汉子们看直了眼。
乖乖,城里姑娘咋能这么俊?
知青们察觉到围观的目光,也好奇的打量着村民,不时交头接耳,发出轻笑声。
明明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村民们却莫名感到局促,不自觉的低下头,仿佛自己才是外来者。
“他们真好看啊。”云菀仰着小脸感叹。
“我觉得她们都没你好看。”林清远突然开口,认真的语气让云菀脸颊发烫。
“就是!我妹妹最好看!”云泽阳立刻附和。
“咱们菀儿谁都比不上。”父母也笑着帮腔。
云菀羞的捂住脸。
这一家子,夸起人来真是毫不含蓄!
这时驴车停了下来。
知青们陆续下车,女知青们穿着黑布鞋白棉袜,举手投足间透着城里人特有的气质。
他们齐刷刷看向生产队长,一个男知青忍不住问,“队长,我们住哪儿?”
“大家先去大队,等会儿安排你们休息。”
队长说完就召集社员们开会,“知青点还没建好,需要大家帮忙。”
村民们面面相觑,有人试探着问,“该不会要住我们家吧?”
队长轻咳两声,“上面就是这个意思。”
现场顿时炸开了锅。
“这哪成啊!”
“俺家粮食都不够吃,哪还养得起外人?”
“就是就是!”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反对,唯独一个老光棍搓着手凑上前,“队长,俺家可以收留女知青!”
队长刚露出欣慰的笑容,一看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光棍,立刻变了脸色,“想的美!就你那点花花肠子,当谁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