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鸳鸯债伴奏 > 醉梦忘(第2页)

醉梦忘(第2页)

李锦期执礼时瞥见她腕间青紫的勒痕,三指搭上脉搏,感受到的跳动虽弱却稳。她转身出去嘱咐丫鬟煎药,再回来时已取出针包。

“大人在想什么?”李锦期捻起银针,在烛火上轻掠。

阮流筝沉默不语。

“小公子很安康。”李锦期突然道,声音轻得像怕惊扰夜蝶,“养在城南柳巷,乳母是丞相府的老人。”

阮流筝的睫毛颤了颤。

银针稳稳刺入穴位,李锦期继续道:“大人明白的,此时若是带在身边反倒害了他。”她看见阮流筝眼底泛起水光,“待沉冤得雪除掉小人那日——”

“唔!”李锦期及时打住,没有喊得太大声。

阮流筝突然抓住她的手腕。那双枯瘦的手爆发出惊人的力道,指甲深深陷入肌肤。李锦期不躲不避,任由她抓着。

“他们。。。逼我服药。。。”阮流筝的嗓音嘶哑如砂纸,“神智。。。如在沸水中翻滚。。。”她猛地掀起衣袖,露出手臂上密密麻麻的针眼,“每次欲逃。。。就往这里扎。。。”

李锦期喉头一紧。随着师父游历的那些年,她见过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而那些针眼排列成诡异的符文,正是南疆控制药人的邪术。

阮流筝并未理会李锦期眼中的晦暗不明,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直到。。。这里有了动静。”阮流筝的手按在小腹,泪水终于决堤,“我想死。。。可是他们把我绑起来。。。”

窗外惊雷炸响,电光将她的面容照得惨白。

那腹中骨肉却在她心田种下了一株不灭的火苗。阮流筝不再逃了,她乖顺地舂米浣衣,晨起侍奉婆母,暮归伺候"夫君"。田间劳作时,她常抚着微隆的小腹,对着摇曳的麦穗低语。

偶得闲暇,她便溜到后山,用树枝在泥地上写满名字:“明远”、“怀瑾”、“思归”。。。每一个字都写得极重,仿佛要刻进大地里。那些被鞭打褪去的希望,此刻又如春草般悄悄滋长。

直到临盆那日,孩子来得格外顺当。当嘹亮的啼哭划破茅屋,阮流筝颤抖着捧起那个皱巴巴的小生命,泪水模糊了视线。夜深时,婴孩攥着她的手指酣睡,温热的触感让她想起琅京的椒房殿——那里有她未写完的奏章,有老师珍藏的陈年醇茶。

随着孩子蹒跚学步,阮流筝的念头愈发强烈。某个雾锁春江的黎明,她抱着熟睡的孩子冲向渡口。可怀中的小人儿突然哭喊着要爹爹,声声"娘亲"像铁链般拖住她的脚步。

火把的光刺破晨雾时,她的右腿被锄头生生打断过一次。这次连装乖顺的余地都没有了,黑漆漆的药汁灌进来,她渐渐分不清麦苗与韭菜。只有那孩子还会趴在她榻前,用沾着泥巴的小手摸她凹陷的脸颊:“娘亲玩。。。”

记忆如沙从指缝流走。她忘了老师教她写的第一个“法”字,忘了师妹藏在食盒底的蜜饯,甚至忘了自己曾是三司会审时舌战群儒的阮大人。唯剩一具空壳,日复一日望着茅草屋顶的破洞。

她忘记自己的名字,只记得自己是谁家的媳妇,哪个的孩子的娘。

在那些年里,阮流筝见过太多被强掳来的姑娘。

有些被逼着嫁给村里的老光棍,锁在柴房里日夜哭嚎;有些则被村长以“祭祀山神”为由带走,再也没回来。直到某个雨夜,她亲眼看见黑衣人将一袋雪花银丢在村长脚边——

“这次的货色不错。”那人嗓音嘶哑,“上头很满意。”

那一刻,她终于明白:所谓祭祀,不过是一场肮脏买卖。那些姑娘、孩童,被灌下迷魂汤药,挨尽毒打,最终忘记自己是谁,沦为行尸走肉。

她也曾试图救人。

趁着送饭时偷偷解开绳索,低声告诉她们真相。可那些人要么麻木不语,要么反手将她告发,

释出的善意换来的是更狠的鞭打,更苦的药汁。渐渐地,她不再开口,像具空壳般活着。

直到那日,她在送饭时撞见一张熟悉的脸。

那姑娘约莫及笄之龄,杏眼明亮如星,即便满身脏污,脊背仍挺得笔直。阮流筝鬼使神差地多拿了两个馒头给她。那个珀色衣裙的少女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己,阮流筝也没多问,走出了门去。只是那眼神,令她一整晚辗转反侧。

再到后来,那位碧色衣裙的少女对她说:“我相信您。”

那一刻,阮流筝浑身剧震。一股许久未有的情感破土而出,迅速生长,弄得她心神不宁,却又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阮流筝闭上了眼睛,回想过往。

那个村子就仿佛受了诅咒一般。

妇人们至多诞下一胎便再难有孕,请遍郎中也查不出缘由。更怪的是,那些被捧在手心的孩子,长大后竟个个远走高飞,宁可饿死也不肯回村。

报应啊。。。。。。

阮流筝望着窗外天色,忽然想起老师的话:“天地有杆秤,善恶终有报。”

而现在,秤砣终于要落下了。

她也不能坐以待毙了,她现在有必须要站起来的理由了。

“大人可知,”李锦期其实并不知道如何去安慰她,但是看她这般模样,便强忍心口不适,然后轻声道,“小女幼时也曾被拐。”

阮流筝猛地抬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