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山坳之中,峰峦叠嶂,山路幽深险峻。
陡峭处峰回路转,弯道又急又险。
石勇刚把周氏抛下,便迅速扛起小蕾和小树,一头扎进了深山。
表面上看,他像是朝着深山更深处奔去。
可实际上,在周氏满心五味杂陈之际。
石勇却巧妙地绕过周氏正对着的那座山的鞍部,朝着祁连山的方向悄然前行。
所谓鞍部,乃是两山之间地势相对平缓的部位。
恰好处于两座相连山脉的中间地段。
因其地势平坦,外形酷似马背上的鞍部,故而得名。
在等高线地形图里,鞍部是山谷线的最高处。
同时也是山脊线的最低处,特征显著,很容易辨认。
周氏满心以为石勇带着两个孩子进了深山。
便她自作聪明地给张蓁她们暗示,石勇往祁连山方向去了。
殊不知,此刻石勇正扛着小蕾和小树。
艰难地爬过她眼前这座山的鞍部,登上山顶后,又迅速滑下山。
顺利抵达了与大赵氏事先约定好的山谷。
这里与张蓁等人所在的山坳,仅仅相隔一座山。
要是小谭依着朝着深山山坳里追去。
必然会错失目标。
但人算不如天算!
此处山谷在两山间低凹而狭窄处,其间多有涧溪流过。
山谷在苴兰县衙那所描绘的地形图中。
刚好位于所绘之人标注的等高线上。
在地图上描绘记录下。
这处山谷从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凸出。
与鞍部相比,山谷一般更易发育成河谷地貌。
相对更加狭长,且因有水流存在。
河谷内上次第盛开着无数的“生态孤勇者”
——卵叶报春。
一眼望去,连绵不绝。
可能是这地界气候实在宜人,竟让它突破了生态时间壁垒。
长势最好的卵叶报春,扎根于常年滴水的石灰岩崖缝隙里。
在贫瘠的土壤上开出香芋紫色的花朵。
一簇簇竞相开放,与苔藓、地衣、铁线蕨共生在这山谷里。
一眼望去——
绿林翠苔,山涧瀑布。
真的超适合就地一坐,开始冥想放松舒缓情绪压力。
靠近祁连山的方向这端,有一处巨大的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