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大理寺日志里的cp > 101故梦(第1页)

101故梦(第1页)

沣京入了隆冬,一连几日都是飞雪如絮,积雪厚厚的在宫墙上结出一层白霜,把红墙都涂成剔透的深粉。

蓬莱殿里,李冕抱着手炉坐在御案后面,昏昏欲睡地听各部尚书汇报年末各部事宜。李冕听得耳朵起茧,偷偷伸手往御案下,想撸一撸靠着他睡得安稳的御猫。

“喵呜!”睡意正酣的御猫被惊醒,丝毫不顾及帝王颜面,声势浩大地伸了个懒腰。

“……”李冕默默地缩回了手,抬头就见六部尚书一副且惊且怒的样子,声情并茂地演绎着什么叫痛心疾首。

李冕有点下不来台,正想对礼部尚书的言论发表点看法,挽回君王颜面,但一开口,才发现自己方才是真的什么都没听进去。

大殿上鸦雀无声,这帮老东西说好了似的都不开口暖场,李冕正恨得牙痒痒,便听殿外传来小黄门的唱报——“国子监祭酒张龄求见。”

天干正逢及时雨,李冕舒了口气,装模作样地正了正衣冠,沉声道了句,“准。”

殿门打开的一刹,漫天风雪倒灌,张龄身着白衣由小黄门搀扶而来,对李冕稽首拜到,“臣参见陛下。”

李冕兴高采烈地免了他的礼,正襟危坐地对群臣道:“朕与张祭酒有六日后的天竺高僧进京要事相商,诸位的事就改日再议吧。”

朝臣们悻悻地退了,李冕邀张龄在殿里的一张暖榻上坐下,命人沏了他最喜欢的青橘茶。

茶香袅袅,独属于青橘的清爽甘洌在暖室里漫开,李冕看着面前的人,只觉他的神思似乎在这一刻不知飘到了哪里。

“张祭酒?”李冕轻声唤了一句,“可是遇到什么棘手的事?”

面前之人一怔,缓缓抬头对他挤出一个苦涩的笑,“高僧入京之事一切顺利,皇上不用担心。臣方才只是想起一个……久未见面的故人。”

“哦?”一向八卦的李冕来了兴致,笑着探问到,“张祭酒在想谁呢?可是儿时青梅,少时红颜?嘿嘿……”

殿内寂静无声,张龄默然不语,唯有窗外风雪窸窣和案上灯烛哔剥。

李冕一时有些尴尬,不禁捂唇清了清嗓,正色道:“张祭酒此番前来所议何事,说吧。”

张龄微顿,道:“郡主此番前往丰州查案,可有什么进展?”

李冕愣了愣,这才想起来,上一次接到穆秋的密信,似乎已经是一月前的事了。彼时穆秋说他们已经获取了陆衡的信任,相信案子很快就会有结果。

可自那以后,丰州就像是断了联系似的,只有沈朝颜半月一次寄来的家书在向他报平安,却只字不提丰州查案的事。

思及此,李冕摇了摇头,道:“或许还没有什么进展吧,穆少尹和阿姐的来信中暂时没有提及。怎么?张祭酒可是得到什么消息?是在担忧阿姐么?”

张龄笑道:“老臣没有什么消息,只是想知道六日后的迎佛仪式,郡主能否与皇上一道出席。”

“那可能是没办法了,”李冕叹道:“丰州距京千里之远,快马加鞭也要跑足一月,就算阿姐有心,也赶不回来的。”

“这样……”张龄呢喃,低头捧起案上茶盏道:“臣从钦天监得知原定的日期恐会有暴雪,为了避免庆典出错,臣建议皇上将时间提前两日。”

“可是提前的话,庆典会不会……”

“这倒不必担忧,”张龄道:“庆典早已准备就绪,天竺高僧三日后便可进京。再说若是天气不佳,不仅影响百姓出行,更会干扰庆典进行,百害而无一利。”

李冕想了想,点头道:“那行吧,所以张祭酒这是要同朕重新核一遍流程?”

等到议事完毕,已经是亥时,晚间飞雪簌簌,下出了丢棉扯絮的架势。

张龄独自从蓬莱殿出来,没有上李冕恩赐的步辇,而是让小黄门扶他到通往兴安门的夹道,自己一路摸墙而行。

他安插在丰州的眼线已经很久没有递来新的消息了,每隔十日的信函也都是老生常谈,汇报说丰州一切井然,沈朝颜一帮人的查案并无进展。

虽说当下来讲,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可张龄总觉得心中惴惴。

当下情景无外乎两种,一是真如信函所报,丰州风平浪静,查案毫无进展;二则是与当下情况相反,丰州早已落入对方之手,消息才能如此严密的被把控,滴水不漏。

可无论是哪种情况,六日后的庆典,他们要赶回来,似乎都已经来不及了。

张龄无声地哂了一声,指尖是冰凉的触感,飞雪打在脸上,刀割似得疼。出宫的时候,他向李冕讨了个贡橘,清清淡淡的香味弥漫在鼻尖,张龄抬头望了望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