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见到这些新型的火炮,并顺利安装到船只上以后,老师傅稀奇地摸了摸。
他年轻时就在船厂工作,那时候也只是个跟在师傅身后的学徒,曾经有幸上过宝船之上——也就是当年太祖下西洋的船队之一。
只是那时候的船大多封存,如今多年过去,已经不适合下水了。
宝船上也有火炮,只是摸起来,和这些完全不一样。
硬要说,有点类似粗糙滥制和精良做工的区别……但只短短几十年,火炮发展得有这么快吗?
“这些火炮之上,似乎没有火绳?”老师傅忍不住问了一句。
问完,他就觉得不妥。
这些事情,不是他这种人能够知道的。
这处造船厂是朝廷所有,他们这些匠人也是朝廷所有,世世代代都在船厂工作。
比如小徒弟,其实也是家中小女。
“这是一级保密项目,的确不能说。”运送的军官笑了笑,不像传说中的那些士兵,对普通人爱答不理,下手极狠。
反而规规整整地立于一侧,目光清正。
那军官又道:“船厂也是保密项目,而后陛下会和诸位专门签订,每年会多三十两的奖励。”
“若不希望家人涉及这件事,就千万不要透露,不然……”
他没说完,却比说完了更能威胁人。
老师傅凝重点头,道:“这船厂工作的,都知道轻重。”
随后,上了船只,将火炮安上去,又有一箱子炮弹。
他们没见过火炮,因此不知道此门火炮最大的不同——没有火绳。
也就是说,这火炮和燧发枪一个原理,都是不需要火绳,只撞击火药,就能直接发。射炮。弹的。
为了这种火炮,军工厂的匠人们费劲了心思,又结合了陛下所说的“钻膛”之法,才顺利制成。
可谓是盛朝的独一份。
如果将空间尺度拉至全球,就能发现,一向对自己的海军引以为傲的日不落帝国,目前仍没有研究出“燧发”的技术,使用的,仍然是较为落后的火绳枪和火绳炮。
这是堪称跨越世界的壮举。
只是和这件事相关的人,没有察觉到这件事的过人之处。
“船上怎么这么多人?”
大部分人都远远退走了,尽管如此,留下来的人依旧不少。
“陛下说这次用软帆,软帆不如硬帆好掌握,需要更多人把控。”老师傅道。
“原是如此。”
军官点了点头。
怪不得陛下所开设的武校之中,专门分了海军和陆军。先前还觉得有些多此一举,如今一看,倒是很有先见之明。
在宝船上的军士,自然要学习掌舵、控帆之法,与陆地军官完全不同。
再者,陛下还隐隐透露出消息,要将厉将军的练兵之法推向全军,只等倭寇一事平息。
短短数月,盛朝就要经历两场战事,按理来说是吃不消的。往日朝中定会反对,这次却格外不同,反而一反常态地支持陛下的决定。
上下一心,重启造船,才能在年前造好第一艘宝船,能够下水。
这些念头在军官心中简单过了一圈。